新华网南京9月15日电(记者陈席元)首届全球文明数智研究暨“文明实验室国际联合体”成立大会近日在南京大学举行。

  据了解,“文明实验室国际联合体”由南京大学发起,成员单位包括英、美、德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顶尖高校,旨在面对日益交叉和富有全球性的问题情境,打造一个具备共同价值基础、共享技术平台的学术共同体。

  “当今时代,数字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人文研究的范式与方法,联合体将更好推动文明对话,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国界、跨学科的协作机制,打破数据孤岛和学术壁垒,推动数智文明研究知识创新;立足全球实践,秉持开放包容、辩证批判的态度,探索出更具解释力与前瞻性的智能时代文明形态学理论体系,推动数智文明研究理论创新;拥抱人工智能和技术变革,拓展研究视野,深化研究层次,推动数智文明研究的方法创新。”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表示,南京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期待联合体成员单位努力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广泛凝聚全球文明研究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文明共生共荣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上,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爱丁堡大学教授梅丽莎·特拉斯教授共同受聘为联合体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韩国翰林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合作项目同步签约,项目将由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牵头完成。

  据介绍,该实验室围绕文明研究“主轴”,重点开展文明远读、文明探源、文明传承、文明熔铸、文明互鉴研究。其中,文明传承项目聚焦中华古城保护数字图谱集成、边疆地域中华古城图谱、伊儒会通的中华清真寺图谱等重大工程,为近3000个中华古城进行数字复原和保护区划定等工作,为全球人类历史聚落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方法、探索标准,以数智创新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文明远读项目聚焦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精神谱系进行系统挖掘、结构分析、测量比较,从中华及海外原典中提取并挖掘文明的标志性符号与思想流变时空轨迹,构建跨文明的宏观文化测量指标体系与知识图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