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信用修复后,重新赢得客户信任,步入正常运营!”近日,曾背上失信“包袱”的无锡某运输企业的负责人王先生激动地说。该企业因多条行政处罚被列入高频失信行为名单,其中两条处罚涉及徐州、连云港两地交通部门。放在以前,得跨市找部门、反复交材料,但这一回,他只需动动手指便高效完成了信用修复流程,“足不出户”解决了大难题。
这份“轻松”源自无锡率先提出的“探索建立长三角运输行业高频失信主体跨区域信用修复联动机制”,目前已被纳入《2025年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工作计划》,成为唯一一项地级市配合落实的重点任务。省交通运输厅依据“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系统(守护2.0)”,将《同意行政处罚信用信息提前终止公示的证明》等相关数据共享至省发展改革委和各市县区。注册地在无锡市的企业只需登录“信用无锡”网站或“锡信服”微信小程序,真正实现“一网通办”,有效提升企业信用修复效率。
目前,优化升级后的系统已在无锡、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等5市试运行,完成317条行政处罚信息修复证明材料推送工作,推动省内交通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全省高频信用修复。后续无锡将在共享省内高频失信行为名单主体信用修复数据的基础上,向长三角区域拓展,打通区域之间的数据壁垒,助力更多企业“轻装上阵”,重塑信用形象。
除了在跨区域协同上发力,无锡在本地信用服务上也下足了功夫。近年来,无锡通过推行信用修复“预审”制度,提前通知企业修复、提前核查修复信息、提前预制修复材料,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服务链。目前已在全市近200个单位全面实行,2.3万家企业通过“预审”通道重塑信用,信用修复流程由15天提速至5天,效率提升200%。最新一期《城市信用监测月报》显示,无锡单月综合信用指数、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均排名第一,规范开展信用修复等20多项指标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均排名第一。(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