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行动在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多点开花,通过“阅读零距离”“艺起来·街角邂逅艺术”“非遗零距离”三大主题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阅读乐趣,让市民在街头邂逅艺术美好,让非遗技艺在体验中焕发新生,为城市注入浓厚的文化活力。
阅读零距离:张爸爸魔法故事会点燃孩童阅读热情
“小朋友们,企鹅的好朋友在哪里呀?我们一起喊出来!”9月13日上午,崇川大有境金逸影城内笑声阵阵、互动不断,“张爸爸”张大光带来的“魔法故事会”,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让孩童与家长沉浸式感受阅读魅力。
在近一个小时的故事时间里,张爸爸先后讲述《企鹅和猴子》《爷爷的肉丸子汤》《神奇树屋》《爆炸头弟弟》四个故事——从南极企鹅与森林猴子跨越地域的友谊,到爷爷用肉丸子汤寄托对奶奶的思念,从兄妹俩穿越魔法书的探险之旅,到充满童趣的“爆炸头”成长小故事,张爸爸凭借夸张的肢体动作、生动的角色配音和高频次的现场互动,让每个故事都“活”了起来。
“好朋友,你在哪里?”“大朋友,你在哪里?”每当张爸爸发出互动邀请,小朋友们便高高举起小手,齐声呼喊“咒语”,在参与中感受故事的奇妙;讲到爷爷制作肉丸子汤时,大家跟着张爸爸一起唱“爷爷的爷爷的肉丸子汤”,还不忘扭扭小屁股,现场俨然变成欢乐的亲子阅读乐园。故事结束后,张爸爸还与小朋友们分享阅读心得,并开展签书、合照环节,将阅读的种子深深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街角邂逅艺术:体育公园上演“沉浸式”文艺盛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9月13日晚,崇川经济开发区将“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的舞台搬到南通体育公园,以“街角邂逅艺术”为主题,为市民带来一场家门口的“沉浸式”文艺盛宴,让艺术与生活撞个满怀。
活动现场,悠扬的萨克斯旋律率先响起。演奏者以娴熟的技艺演绎《我和我的祖国》《神话》等经典曲目,婉转的音符在晚风中共鸣,吸引过往市民纷纷驻足聆听。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围坐在草坪上,随着旋律轻轻哼唱;散步的老人停下脚步,闭目感受音乐带来的惬意,现场氛围温馨而浪漫。
萨克斯表演结束后,书法老师现场挥毫泼墨,将艺术的“温度”传递到市民手中。“小朋友,喜欢什么字?老师写给你。”面对孩子们的期待,书法老师耐心询问需求,量身定制专属扇子。拿到扇子的市民们爱不释手,有的当场打开扇子感受清风,有的拍照记录这份“街角惊喜”。
“以前只能在剧场里看表演、在美术馆里看书法,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这样的艺术熏陶,太幸福了!”市民周女士拿着刚到手的书法扇子,兴奋地说道。
非遗零距离:烧箔艺术体验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传承非遗,感受匠心魅力。9月10日,崇川区洪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行动,开展“师道传承育桃李 匠心筑梦谱新篇”主题活动,通过“巧手筑梦 师情匠意”非遗体验环节,让居民零距离接触烧箔艺术,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烧箔艺术是传统手工艺的瑰宝,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细心,从图案勾勒到箔片贴合,都藏着老祖宗的智慧。”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手持工具进行示范,如何勾勒线条、调配胶水、裁剪箔片、精准贴合,每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们纷纷拿起工具,开启非遗创作之旅。大家小心翼翼地在载体上勾勒图案,仔细涂抹胶水,再将闪耀着金属光泽的箔片轻轻贴合在图案上,专注的神情中满是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好奇。经过一番精心创作,一件件独具匠心的烧箔作品陆续诞生——有的是寓意美好的花卉图案,有的是充满童趣的动物造型,每件作品都闪耀着金属的光泽,承载着创作者的巧思。
从亲子阅读到街头艺术,从非遗体验到文化传承,“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行动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优质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下一步,崇川经济开发区将持续推动文艺直通车行动走深走实,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服务范围,让文化之花在江海大地上处处绽放,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