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锁定造车新势力,“十百千万”市场开拓活动走进“小米”

  重塑链上质态,这场活动点燃“一把火”

  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今年无锡最新一场“十百千万”市场开拓活动锁定造车新势力。9月10日,“向造车新势力进发 重塑本地链上质态”专场活动举行,40余家无锡企业“组团”远赴北京,参观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开展合作对接。该活动由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无锡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承办,无锡(京津冀)创新合作中心、兴业银行无锡分行协办。

  一辆辆满载无锡企业家的观览车驶入小米汽车的超级工厂。这一集研发、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的智造园区已累计交付30万辆汽车。厂内,冲压、铸造、车身拼装、喷漆、电池生产、整车装配一刻不停,200多道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到100%。对着展厅穹顶“行驶”在巨大莫比乌斯环上的汽车,组团成员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打卡:“真是叹为观止!”自去年3月首款汽车发布,小米用实力证明,他们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具价值潜力和增长空间的企业之一。

  收集具体对接需求编制成册、准备技术产品的路演呈现、提供金融支持辅导……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对接机会,多方人士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企业中75%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单项冠军,前来交流的代表中超70%为企业高管,企业类型覆盖汽车零部件制造、信息技术等多领域。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企业面临更多风险挑战的背景下,活动报名开启一周即“满员”——每家企业都有着非来不可的理由。

  订单需求无疑是最直观的。作为无锡助力产业合作配套的品牌活动,今年上半年,54场“十百千万”活动共为超2200家(次)企业带来总金额50.64亿元的合作订单。这场活动也不例外。“融入龙头企业的供应链生态依然是我们强化产业合作的主要路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表示。

  把硬科技当作“敲门砖”。“我们展示的可能是世界上最领先的无线充电技术。”万力巳(江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嘉乐向小米推介,“希望能通过与小米的合作推动全球首款无线充电量产车型在中国的落地。”

  万力巳将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重点目标市场,从行业、客户的需求出发,创新打造全新的技术底层,通过高效可控的磁场管理技术,实现了无线充电与自动泊车的完美结合。

  基于对电池的深刻理解,锂云科技团队研发了行业首个机电热耦合的电池数字孪生模型,融合电池机理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利用短时的激励数据实现高精度的电池内部状态的无损检测,展现出与小米高度契合的技术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把技术作为主动对接“龙头”的底气,无锡早有意沃、日联科技、模塑科技等企业成功融入小米汽车的产业链。进一步巩固合作,意沃汽车系统(无锡)有限公司亦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去年我们就跟小米合作开发了电机产品。”销售总监沈明旭在展厅找到他们参与制造的“元素”,从水冷系统向油冷系统迭代,意沃的电子油泵产品为小米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除了订单合作,意沃还与小米形成联合研发机制,“我们还参与小米自研高效电机项目。加强与细分市场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确保产品技术迭代过程中更契合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

  互留微信、主动推介,对接的“舞台”上,企业争相把自己放进小米造车的“技术储备库”。小米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是一项“跨界”产业,小米的文化是“互联网文化”,从底层挖掘更多创新技术也是小米的发展战略,小米与无锡在产业创新上高度互补。

  造车“新势力”,为何值得关注?这个问题有更多时代内涵的考量。“传统龙头企业供应链较为稳固,而新势力品牌聚焦前沿技术,对合作企业态度更加开放,为锡企进一步向市场突围提供了更多机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直言,“新势力”还代表了更新的管理、生产流程,相比以往这次活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参观,这更是一场无锡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加快转型升级的“取经”之旅。

  远东电缆此行派来的是环保线缆研发服务部技术服务官王亮。“想看看小米最新的一些发展方向,在电缆方面有何新需求。”他表示,目前远东已有部分产品进入小米汽车供应链的验证阶段。无锡阿莱士精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鑫介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涌现正在颠覆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作为汽车整车厂的二级供应商需要更主动地掌握市场需求变化才能及时做出战略调整。无锡信捷电气则表示,希望能亲眼看看、学习这里的自动化产线建设。

  无锡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镇,汽车及零部件的集成类企业达到了500多家,2024年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将内卷式的竞争转化为价值创造型的竞争,很多无锡企业发展或转型可能只差“一把火”。邓嘉乐直言,万力巳尽管今年3月才成立,却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积累,并得到锡山国投的支持,只需一个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机会。他在对接会上为企业积极争取,“万一这次对接会就是‘那把火’呢?”(韩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