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寻脉港城经济,筑梦社区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连云港市“雷锋车”事迹陈列馆,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之旅。
馆内,讲解员以130余件珍贵实物、200余幅历史照片和生动视频资料为依托,将雷锋车组的岁月故事娓娓道来。1963年,几位姑娘用三根扁担自发搭建起“雷锋车”服务起点,利用工作间隙为困难旅客运送行李;从扁担到木板车,从人力三轮车、电动车再到如今的观光车,车辆的迭代印记着时代变迁,却始终承载着雷锋车组“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不变誓言。
6代500多位“雷锋车”手,用坚守书写下动人答卷:累计免费运送旅客38万人次、行包40万余件,行程绵延25万公里。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温暖人心的民生故事,更是雷锋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代代相传的生动注脚。随着参观深入,团队成员对“雷锋车”的价值认知愈发清晰——它不仅是传递文明的载体、维系和谐的纽带、情系国防的象征,更是助力港城经济发展的“精神引擎”。多年来,雷锋车组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初心,用默默奉献为连云港筑牢优质发展环境,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长河中的坚定护航者。
此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雷锋车”组的先进事迹,更成功解码了“雷锋车”的时代价值:“雷锋车”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时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宗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