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名家,传金陵笔墨精神。续华章,创当代书学新篇。2025年9月5日,“师古鼎新——金陵四家及书学文脉的当代续写”书法展览开幕式及分享会在江苏南京乙观艺术中心顺利开幕。本次展览由乙观艺术中心主办,爱莲居艺术中心、大美堂书画鉴藏社协办,一乙艺术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提供学术支持,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鉴赏家萧平先生担任学术主持。

  二十世纪的中国书坛名家辈出,金陵书法更是以深厚之底蕴与盎然之文气而蜚声一时。其中胡小石、林散之、萧娴、高二适以卓然超群的书法造诣被并称为“金陵四家”。他们以独特的笔墨精神和鲜明的美学理念,影响了后世书学的发展路径。

  为回溯金陵书学文脉发展历程、继承发扬传统金陵书学的艺术品格,乙观艺术中心此次展览以“金陵四家”作品为核心,向外涵盖了诸多名家相关的书者作品。

  乙观策展团队倾情策划,展厅展出“金陵四家”及后学书法作品共46件,分为“四家墨骨鼎一宗”“承继师法悟己道”“金陵笔墨求创新”“守正致远向未来”四个展览板块,展现金陵书学的精髓与演变,层层递进、古今呼应,引领观众深入感受金陵书学绵延不绝的生命力与时代回响。

  “这一展览,不仅展现了江苏自20世纪以来绵延不断的书学文脉,更凝聚了跨越四代人的艺术传承。从发端至今,已历经百年。”开幕式上,学术主持萧平先生致辞,萧平先生作为一乙艺术馆名誉馆长,谈到了一乙艺术馆收藏体系中“金陵四家”的部分,阐述举办“师古鼎新”展览的初衷,强调了书学承传对于时代的重要性。

  乙观特邀参展嘉宾进行了学术沙龙访谈,围绕金陵书学文脉与“金陵四家”故事,发表精彩讲话。

  书画家,古文物、书画鉴赏家、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徐纯原先生,以个人书法作品为例,深情回顾与高二适、林散之两位先生的交往经历,感慨于四老渊博的学识修养。

  书法家、原南京市书协副主席、中书协培训中心特聘教授桑作楷先生,谈及曾编撰“金陵四家”相关书籍的经历。他在编后记中特别提到林散之“当代草圣”的美誉,以及将四位先生并称“金陵四家”的由来,认为他们各具风采、卓尔不群。

  山水画家、林散之先生长孙林小康先生,回忆幼时学习书法,祖父要求他通过磨墨来锤炼心性,并分享了林老曾回乡观察农民插秧而悟出书写节奏的轶事,生动亲切。

  书法家、晓庄师范学院教授、原南京市书协副主席庄希祖先生,以几则往事生动展现了林散之与高二适两位先生性格的鲜明差异,现场嘉宾无不为前辈们的真性情所感染。

  书法家、原南京市书协副主席、南京书协顾问端木丽生女士,回顾了与萧娴先生的结识过程,并一直铭记萧老“不只学我,要学百家”和“人品正,字才不俗”的谆谆教诲。

  萧娴孙女婿吕亦坚先生补充道,萧老始终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不仅鼓励他们广泛阅读,还常将自己辛苦搜集的学习资料无私分享。

  书法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标准草书社社长徐利明先生,结合教学实践指出,“金陵四家”的书法已成为高校书法教育中鲜活的教学案例和重要教材。

  高二适先生之女高可可女士,分享了高老与学生交往中的诸多趣事,引起在座几位亲历者的强烈共鸣。

  书法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书协副主席黄正明先生,分享了与胡小石先生弟子们的交流经历,并特别肯定乙观在“金陵四家”作品数字化保存方面的工作,认为其社会反响良好。

  书法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书协副主席金丹先生,以前瞻性的视角阐述当代书法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林散之挚友邵子退之孙邵川先生,分享了编撰《林散之年谱》的过程,并讲述了林散之自作诗《栖霞纪游》背后的故事。

  开幕式上特别举行了捐赠仪式。萧娴先生的孙女江云女士,代表其姑母——萧娴先生的爱女江凤子女士,将一套承载着家族记忆与艺术精神的萧娴先生印谱,郑重赠予主办方。江云女士与丈夫吕亦坚先生上台分享感言,由一乙集团总裁李保卫先生接受捐赠,双方合影留念。

  另外,庄希祖先生也将自己的珍藏的《林散之笔谈资料》捐赠给一乙艺术馆,并讲述了这件信札背后的故事,作品由李保卫总裁代表馆方接受捐赠,双方合影留念。

  本次“师古鼎新——金陵四家及书学文脉的当代续写”书法展览将持续至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