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农业小岛转变成集聚高科技企业的生态科技岛,从一片拆迁的瓦砾之地变成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在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这片15.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锚定建邺区委、区政府“两建成一首发”目标,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赛道,一批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优质企业纷至沓来,生态科技岛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抢抓风口,竞逐人工智能新赛道

  一只机器狗正灵活地穿梭在园区中间,它金属外壳锃亮,四条机械腿有节奏地交替运动,每一步都精准利落,“哒哒哒”的声音在幽静的现代化办公园里显得格外清晰。这只“狗”来自生态科技岛江苏坚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坚米智能”)。

  这只集工业美感与科技未来感于一身的智能狗狗,名叫“灵睿P1”,是一款工业级的巡检狗,在空载状态下,能持续行走超过6小时,即使负重30千克时,也能保持稳定的行走状态约4个小时。此外,灵睿还具备IP67的防护等级,能够轻松应对浓烟、暴雨、以及-20℃至55℃的高低温变化和冰雹等恶劣环境,这使得它在电力巡检、安防巡检、消防巡检等多个领域都能发挥出色作用。

  去年5月,江苏坚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签约落地生态科技岛,依托南京市建邺区数字经济产业优势带来的“智造”速度,迅速组建起一支成熟的研发团队,推动机器狗从实验室走向商业落地。

  南京土星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土星视界”)是一家聚焦能源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公司产品展厅,企业市场总监李庆介绍,风机叶片是风电机组中捕获风能的核心部件,过去依靠人工巡检,不仅耗时费力,早期裂纹还难以及时发现。土星视界基于独有的声纹识别技术,提取风机叶片运行期间的声学特征,形成设备的“DNA”,再通过特定算法,能实时为风力发电设施的健康状况“听诊”,已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等10余家集团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前不久公司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坚米智能、土星视界是生态科技岛锚定“人工智能+”产业赛道,通过构建产业方阵、激活创新源头、强化应用牵引、完善产业生态等系统举措,实现企业培育、精准招商、集群建设三大路径,推动产业规模能级跃升,全面塑造开放活跃、生态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局面,目前,已吸引星环智能科技、虎牙科技、大块头智驾等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在岛集聚发展。

  低空启航,打造全空间无人科技岛

  在生态科技岛的中通快递无人机跨江物流测试现场,项目负责人孙桂阳轻触操控屏,一架载重15公斤的“中通海燕”六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在120米高空精准识别起降场二维码后,误差0米平稳降落,仅用4分钟便将物资送达长江对岸社区,而外卖骑手需要70分钟才能到达。

  “滴、滴、滴……”伴随任务指令下达和机舱缓缓开启,在中电信无人科技江岛新天地起降点,一架黑色无人机腾空而起,向长江飞去。与此同时,建邺区“云尚建邺”智慧城市大屏上,实时呈现出机上“天枢”通信终端捕捉到的水域和江岸实景。

  跨江投送、“空警”飞巡是生态科技岛逐梦“低空之城”的生动镜头。当前,生态科技岛正聚焦低空经济赛道,聚力构建“水陆空天”立体化、智慧化、无人化交通体系,力争打造国内首个全空间无人科技岛,抢滩万亿级低空“新蓝海”。

  今年4月,康海科技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生态科技岛,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6月,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推进大会上,由南京市气象局和建邺区政府联合搭建的江心洲“数智气象岛”应用场景现场发布,共同推进低空气象野外试验基地创建,实现低空经济产学研协同创新。 

  生态科技岛作为南京主城唯一全域适飞区域,为无人机试飞、训练和演示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空域环境,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竞逐低空经济领域的“首选之地”。截至目前,已招引落地中电信无人科技、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苏交科腾云智能、纵横智飞等头部企业和重要平台,累计引育涵盖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低空服务全产业链企业20多家。今年一季度,落地产业链企业4家,初步形成“龙头企业+生态企业”发展态势。

  引领未来,智慧添彩江岛新生活

  晨光熹微,生态科技岛上的无人驾驶巴士已悄然启动。银色车身线条流畅、小巧灵活,安静地停靠在梧桐掩映的站台。按下感应按钮,车门便自动展开——这是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小巴,岛上的“老司机”。

  走进车厢,空调温度恰好,巨幅车窗将流动的江景框成一幅动态油画。无需方向盘,车辆已自主滑入车道。巴士车身配备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感知摄像头等传感设备,车内装载的智慧大屏可以显示当前行驶的车道以及各个车道的车辆信息,实时车速、道路名称、安全提示等信息也一应俱全。

  “市民可在微信公众号‘江岛运营’和微信小程序‘未来出行约车体验’上进行实时预约。”未来都市出行负责人介绍,“与接驳小巴不同,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体验形式由固定线路变成类似网约车模式,乘客选定起点和终点后就能自动规划路线,直达目的地。”

  作为国家首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202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在“5G+AI”技术的引领下,全面打造“新型公交都市”重大新技术应用场景,制定《南京市关于数据驱动“打造新型公交都市”的行动计划》,启动 “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江心洲)项目建设。

  计划提出,在建邺区江心洲全域规划15平方公里区域、70公里相关道路,分别建设集中示范片区、沿江观光带、精准公交线路、自动驾驶网约车、城市数据智能感知等五大类应用场景,推动建邺区乃至南京市智慧交通产业加速发展。

  围绕“未来出行”主题,如何打造“低碳、人文、无界”的未来新型产业园?生态科技岛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先导区产业配套载体,未来出行产业园将建设市级未来出行体验馆,并设立检测认证、技术研发、软件仿真等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智能驾驶企业提供孵化、投资、品牌宣传等服务,依托“新型公交都市”项目建设,开放建设“一个自动驾驶集中示范片区、一条自动驾驶沿江风光带、一条智能网联精准公交线、一个数字孪生体验岛”等应用场景,带动南京市软件、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地标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南京智能网联产业集聚新高地。

  目前,江心洲生态科技岛已建成八大5G特色示范应用场景,包括精准公交示范线、自动驾驶观光线、自动驾驶接驳线、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物流、自动驾驶售卖、自动驾驶清扫、自动驾驶安防等。如今,“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强大的云”已融入日常生活,不仅赋能岛上的公共交通,也将为更多新场景打开空间。(江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