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东园社区,整洁的巷道、亮眼的地标令人不时驻足欣赏、打卡拍照,“不仅巷道打扫得干净,还有共享微花园,我们现在的环境呱呱叫。”居民们热情地介绍道。

  作为仪征市城关镇,真州镇承担着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面对人居环境整治、城市治理顽疾等必答题,镇人大持续探索人大监督与政府治理同频共振的有效路径,坚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盯住关键事、督在关键处”为导向,通过清单式监督、闭环式问效、联动式参与,推动社会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实现人居环境整治从“短期攻坚”到“长效管护”的跨越。

  红脸沟通:敞心扉专题问政

  倾听民声、纾解民忧是真州镇人大的履职宗旨。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真州镇人大将人居环境整治列为重点监督议题,通过查看代表“民声版”清单、听取镇政府“官方版”汇报,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脱虚向实”。

  为精准捕捉群众心声,人大代表们吹响了“民情前哨”,深入背街巷道、老旧小区、农村庄台,通过代表议事会、代表进网格、民意马上说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对人居环境的“吐槽”,私搭乱建、无序停放、公共设施损坏等“老大难”问题浮出水面。

  “城区的巷子里总有人私搭乱建,还有散养家禽的,镇级层面是否能拿出有效的整治措施?”“有的庄台池塘水体黑臭,整治过后还是反反复复,有没有系统的水环境治理综合规划?”在镇人大组织的代表问政会上,代表们的提问直指城市文明形象的“斑点”、群众日常生活的“痛点”,会中场弥漫着一阵阵“辣味”。镇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积极应对,对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给予现场回应,对需要接续用力的事项提议纳入下一年度民生实事工程。经过近2个小时的直接问政,镇人大列出了一份详尽的“症结清单”,为进一步精准施策、靶向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蓝本推进:全周期跟踪督办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问政会始于问却不能止于答。在问题交办会上,镇人大将代表建议形成清单式、项目化的交办意见书,向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了“面对面”交办,各部门主动领题,承诺将不折不扣地把群众需求转化为工作落实的“施工蓝图”。

  交办会后,镇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迅速行动,制定了年度背街巷道改造提升方案。针对全镇710条巷道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卫生治理—秩序整治—修复提升”三举措,以“微改造、精提升”为绣花针,细致描绘城市更新画卷。同时,属地社区联合市级职能部门,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啃下违建拆除的“硬骨头”。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开展“村庄清洁、河塘清理、道路修缮、绿化补植和公共设施提升”综合整治行动。

  为确保“蓝图”不走样,镇人大成立专项督办监督小组,定期到环境整治现场了解最新进展,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5月15日发现园林巷提升改造滞后,当即约谈施工方;6月12日回访确认问题整改;7月例行走访时又发现乱堆乱放有所反弹,建议镇人大启动二次督办程序……”镇人大代表金奕手机里存着的一页页监督记录,真正体现了“问题不解决不放手、解决不满意不放手”的履职精神。

  绿意民生:群众议人居新貌

  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效最终要由群众来评判,环境的美好更需居民共同守护。一项项整治工程竣工后,人大代表们再次化身“质检员”,“线上+线下”双重平台发力,开展整治效果满意度回访。依托社区网格微信群,开展“‘真’满意随手拍”活动,鼓励群众用镜头记录身边的环境变化,分享整治带来的喜悦,并通过随机问卷、留言评论等方式收集满意度数据。线下,人大代表们将联系选民的平台拓展到完成整治的街巷、小区和庄台,与社区网格员、村两委成员共同参加“庭院议事会”“板凳恳谈会”,与群众围坐一起,聊变化、谈感受、听评议。

  “原来房前屋后家家堆放杂物,还有散养鸡鸭的,现在镇上集中清理,村道变敞亮了,墙上的文明新风彩绘也赏心悦目,晚上出来遛弯心里都亮堂堂的!”佐安村村民李大爷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对比照片。

  “群众的笑脸和点赞,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最直接的标尺。”镇人大积极总结推广东园社区、佐安村等一批人居环境整治的“模范样本”,以点带面,推动相关部门持续优化长效管理机制,助力全镇人居环境向更高水平、更优品质迈进,让“绿色”成为真州最动人的底色,让“文明”在群众的幸福生活中绽放。(仪仁 真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