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优化执法资源配置、提升执法效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盐城市大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三龙分局试点创新探索“违法分类、主体分级、执法分等”“三分”行政执法制度,通过精准画像构建起精细化监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为基层行政执法提供了可复制的“三龙路径”。
违法分类划尺度 精准界定行为性质
三龙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辖区食品、药械、质量、特设、信用、计量、广告等领域,按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将其划分为无违法、轻微违法、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四类。其中,无违法行为指经营主体守法经营且两年内无违法记录;轻微违法纳入总局“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及省局相关清单,社会危害性较小;一般违法具有较重情节,已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并造成一定后果;严重违法则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重大领域,社会危害性严重或存在严重失信问题。
主体分级明重点 构建动态评价体系
三龙分局通过整合两年内日常检查、信用监管、投诉举报、监督抽检等数据,结合违法行为频次、危害程度、整改情况及信用修复等因素,运用量化积分原则,将市场主体划分为A(无风险)、B(轻微风险)、C(一般风险)、D(严重风险)四级。据统计,辖区506家重点监管对象中,A级454家、B级39家、C级13家,涵盖食品、药械、特设、质量、标计等领域。该分级实行动态管理,每年12月1日统一调整,若发生重大违法则实时上调等级。
执法分等配资源 实施精准监管服务
三龙分局遵循“抓住重点、提高效率、关注风险、保障安全”原则,按主体风险等级实施红(Ⅰ)、橙(Ⅱ)、黄(Ⅲ)、绿(Ⅳ)四色分等执法。对D级主体采取红色(Ⅰ等)执法,严查重处并公开曝光;对C级主体实施橙色(Ⅱ等)“飞行检查+行政处罚+整改复查”组合监管;对B级主体运用黄色(Ⅲ等)约谈、告诫等柔性措施并同步开展合规指导;对A级主体以绿色(Ⅳ等)行政辅导、建议为主,预防风险。此举将执法资源集中于中高风险主体,显著提升执法针对性与效能。
执法服务更细化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龙分局通过行政辅导、建议、提示、告诫、约谈五项措施,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其中,行政辅导帮助企业创品牌、争质量奖、建标准,已助力2家企业获3C认证、2家获评A级诚信企业、6家获10件专利;行政建议引导企业强化主体责任与安全意识;行政提示提前预警易发违规行为,发布警示12期,事前阻断违法20余起;行政告诫与约谈针对轻微违法及投诉集中企业,推动16家企业负责人整改,消费纠纷下降40%。
制度实施显成效 实现三大实质性转变
“三分”执法制度实施以来,执法效率大幅提升,重复检查率下降42%,案件数同比减少50%,执法模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企业认同感增强,各项服务措施惠及广大经营主体,获得广泛好评;市场信用体系持续完善,90%以上企业主动年报,经营异常数同比下降60%,企业自律意识显著提升。(倪卫华 王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