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从连云港市民政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再次提高。新的低保标准从2025年7月1日起执行,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692元提高至每人每月738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不低于959元。
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是政府对困难群众实施兜底救助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全社会城乡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连云港市高度重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连续多年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截至目前,连云港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38506户65110人(其中城市低保2300户3500人、农村低保36206户61610人),1至7月份共发放城乡低保金2.2亿元;有城乡特困人员9201人(其中城市特困人员322人、农村特困人员8879人),1至7月份共发放特困供养金6449万元。本次提标,市、县区财政将增加民生保障资金1511万元,惠及全市困难群众7万多人,可有效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
据悉,连云港市民政局、发改委、住建局、总工会4部门近期联合出台了《关于对困难群体实施水电气优惠政策“免申即享”的通知》,为市区(不含赣榆区)困难群众生活用水、电、煤气实施“免申即享”服务,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符合条件的家庭无需主动申请,即可自动享受相关费用减免,由市民政部门和市总工会将动态更新困难群体清单,将相关信息直达供水、供电、供气等企业,通过系统自动匹配用户信息,直接减免相应费用。对于租赁住房的困难群体,在征得房主同意后,其实际居住地的水电燃气费用也可享受优惠,此项政策将有效减轻该市困难群众日常生活开支压力。
此外,连云港市正在开展低收入家庭基础人居环境改善项目。今年,市民政局从福彩公益金投入189万元,用于对部分低收入家庭进行基础人居环境改善。主要包括低保家庭、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4类群体。该项目围绕“基础设施安全、环境清洁卫生、功能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对困难家庭室内设施进行改造,达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目前,各县区正在组织项目招标和改造对象的选取、公示,确保真正服务好困难群众,改善他们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连云港市民政局将加强督查和指导,确保各县区低保和特困保障金及时足额发放。同时加快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建设,抓好提标后的动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程序“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卞卡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