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三天两头停工配合检查,现在一次联合检查全搞定!”南京市秦淮区秦虹街道生鲜超市经营者刘老板的感慨,道出了辖区商户的共同心声。近年来,秦虹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站为载体,创新推出“力量联合、风险联控、隐患联治、全民联动”的“四联”工作机制,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城市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

  力量联合:筑牢执法监督“压舱石”‌

  走进秦虹街道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站,墙上的“党员先锋岗”公示栏格外醒目。近年来,秦虹街道以党工委为核心,凝聚城管、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力量,组建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站,将辖区划分为3个片区,每个片区以党员队员作为骨干力量,构建“一体化指挥、多部门协同、成片区执法”的联动防护网。工作站由街道工委委员“挂帅”,多部门负责人任副站长,19名专业骨干组队,让“力量联合”成为安全治理的核心密码。

  辖区内一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小区内部存在“飞线”充电与杂货店易燃易爆物堆积等问题,即刻上报街区长;街区长当即协调城管、市场分局、安监站联合处置,“一支专业队、一次改到位”的联动模式高效落地。同时,与国家消防救援局南京训练总队下属党组织签订支部共建协议,在人才培养、应急实践、行业资格认证等领域深化合作,组织近150名联巡队员赴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开展沉浸式消防实战演练,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新模式运行以来,街道已开展“飞线”充电专项整治200余次、拆剪违规充电电线近万根;办理安全生产案件36起、消防案件364起,下发整改通知书287份,整改完成率达98%……数字的背后是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风险联控:下好超前预防“先手棋”

  “安全工作必须关口前移,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街道综合执法监督办公室负责人强调。一体化工作站对房屋装修拆改、电动车综合治理、燃气安全等民生领域风险隐患,建立超前风险研判机制,依托党员骨干和联巡队员,及时发现、提前介入,将潜在风险纳入隐患联控治理全流程。

  如今,街道的智能充电棚成了居民口中的“安全神器”。楼栋长陈阿姨回忆:“刚开始居民不理解,我们党员先签字示范,再发动居民代表挨家挨户讲解。”如今,街道已实现充电桩全覆盖,新增30个路边点位,打造“三分钟”充电圈。更让居民安心的是,车棚配备了智能喷淋系统,真正把安全做到家。

  在沿街商铺,风险防控同样提前介入。一体化工作站依托“181”平台和“综研联检”机制,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联巡队员巡查发现灭火器过期、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当场就督促整改。这些超前举措让“先手棋”落地见效,让安全渗透生活细节,居民日子过得踏实安心。便利店小陈对“自我安评”赞不绝口:“按‘三关三查’清单检查,安评表贴墙上,顾客看着更安心。”

  隐患联治:拧紧问题整改“安全阀”‌

  借高层消防隐患整改契机,街道同步督促物业联合第三方技术公司,对消防设施系统全面检修:更换老化消防水管近千米,检修消防水泵28台,新增应急照明设备156个。“我们还创新将高层消防水接入沿街场所,恢复设置消火栓12个、消防喷淋68组,助力经营场所达标。”一体化工作站负责人介绍道。

  在燃气安全整治中,党员技术骨干组成攻坚小组,推动108家餐饮场所完成规范改造。“现在设备齐全,做生意更安心了。”餐饮店主张老板说。目前,辖区燃气报警装置配备率达100%,实现全覆盖。

  全民联动:激活安全防线“动力源”

  “安全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民的行动。党员要当好‘安全纽带’,把专业力量和群众智慧紧紧连在一起。”今年以来,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整合资源,通过“三个联动”构建全民安全防线:专业力量联动,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辖区企业及蓝天救援队开展常态化安全夜巡;群众参与联动,组建一支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的专业宣讲队,深入商铺、楼宇、小区和校园,开展近百场“四进”宣讲及应急演练;政企资源联动,与优路教育开展全方位教培合作,与利安人寿保险开展党建共建,为一线人员赠送团体健康保险……

  线上线下多维发力,安全知识深入人心。社区广场上,救援队手把手教学灭火器使用;丁家园棚户区里,“电信云喇叭”早中晚准时播报提示;商户微信群中,“虹小安”志愿者实时分享安全技巧。全方位宣传让安全理念融入日常。

  翻开成绩单,一组数据令人振奋:今年以来,举办宣传活动14场,培训40场,应急演练17次;辖区火灾数同比下降20%以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6%。这背后是党员带头、群众跟上,大家一起学、一起讲、一起做的坚实支撑。

  行走在秦虹街道,党员红马甲穿梭的身影、智能充电桩的蓝色灯带、商户门前张贴的安全星级牌,共同勾勒出一幅“党建引领、人人参与”的平安画卷。下一步,秦虹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四联”工作机制,让安全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秦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