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句容市边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一场非遗扎染活动正悄然播撒文艺的种子,为“夕阳红”添上灵动鲜活的色彩。老人们围坐一堂,指尖轻折白布,细细缠绕橡皮筋,染缸中漾开的蓝白涟漪,悄悄将节日温情揉进每一件独一无二的手作里。
活动开场,志愿者就带来了“干货”,PPT里藏着扎染的千年故事,从古时蜀地的“绞缬”技艺,到如今印在服饰、家居上的创意设计,每一页都藏着非遗与生活的联结;桌上,扎染手帕、帆布包静静陈列,蓝白纹路或清新如溪,或雅致如诗,引得老人们忍不住伸手触摸,轻声惊叹“这花纹里藏着巧思呢!”志愿者笑着答疑,把扎染的“前世今生”讲得生动鲜活,更悄悄传递着“老手艺也能玩出文艺范儿”的理念,老人们听得频频点头:“原来这手艺不只是干活,还能这么有滋味!”
动手环节开启,活动室瞬间变身为“文艺播种工坊”。志愿者小王拿着白布、橡皮筋当“教具”,手把手教大家“用双手造浪漫”:“您看,把布角捏紧绕三圈,像攥着一颗小种子似的扎牢,染出来就是小花瓣;要是随便揉一揉再扎,说不定还能出云朵纹呢!”老人们学得格外认真,有的专注折叠布料,有的凑在一起和伙伴商量花样,指尖动作虽缓,却满是专注。
等待染色的间隙,老人们拉着家常,手里仍不停摩挲着“作品雏形”,话语间都带着对这场文艺体验的期待。待染好的布料拆开瞬间,活动室里满是惊喜的赞叹:李爷爷扎的“乱纹”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子,细碎又明亮;王奶奶的“折叠扎”晕出层层叠叠的波浪,像极了河边泛起的涟漪。志愿者忍不住夸赞:“爷爷奶奶们太有天赋了,这作品比买的多了份文艺气,更有温度!”老人们捧着自己的“文艺成果”,有的计划挂在家中当装饰,有的想着送给孙辈,眼角眉梢满是欢喜。
谁说七夕浪漫只属于年轻人?这场扎染活动里,老人们用指尖的巧思,织就了独属于“夕阳”的浪漫,更让非遗扎染多了份暖融融的“银发温度”。接下来,该镇还将策划开展更多的暖心活动,让老人们既能在互动中玩得尽兴,更能在文化体验里为晚年生活添上一层温润的文艺底色。(张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