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针乞巧间触摸千年民俗的温度,在手工编织中缝制家的温情,在宋锦珍珠画里绘出东方美学的浪漫……8月27日,“七夕织绮梦,家风映华章”在泰兴市古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拉开帷幕,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活动温情上演。
穿针乞巧,十指春风承古韵之趣。“这是我国古代女子向织女星祈求巧手和智慧的传统习俗……”活动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志愿者对“乞巧”习俗内涵的讲解中展开。孩子们手持彩线细针,屏息凝神,在家长的指导下捻线穿针,偶尔的失手引来阵阵轻笑,成功时的欢呼则充满了喜悦。“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动手中学到了耐心与专注,也让我们找回了儿时过七夕的仪式感。”短短一根针,七色丝线,串起了跨越千年的民俗记忆,也连起了代际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
创意手工,心意相伴织亲子之暖。在“巧色生辉,‘包’揽银河”环节,小朋友们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热熔胶将一颗颗珍珠、一朵朵布艺花稳稳地粘在包上。不一会儿,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创意编织包便新鲜“出炉”。家人之间的温情在动手实践中自然流淌,这些带着童真与温度的作品,每一针每一线都藏着心意,成了这个七夕最特别的纪念。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举起做好的成品向大家展示着:“这是我和爸爸一起做的,要送给妈妈当七夕节礼物!”
锦画传情,丝光珠影绘文化之美。“珠光流转,织锦星河”将传统丝绸工艺与现代美学相结合,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细细品味宋锦的华美,用珍珠元素对非遗进行重新演绎,点缀出一幅幅典雅精致的宋锦珍珠画。家长和孩子们在讲解中了解宋锦的历史,在协作创作中感受非遗的魅力。“没想到传统的宋锦也能这么‘潮’,做成的珍珠画既好看又有意义!”传统美学的魅力,让文化传承在亲子之间自然流淌。
下一步,古溪镇将继续推出更多融合传统与创新的亲子文化活动,用多种多样的传统非遗体验,促进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家庭,成为连接亲子情感的纽带,让佳节更有味,让亲情更绵长。(金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