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基层治理,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今年召开的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陈文涛提出《关于加快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的建议》,呼吁通过线上“数智”整治、线下高效协同,探索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日前,当记者走进云亭街道指挥中心时,大屏幕上正显示无人机巡逻传回的实时画面。今年以来,云亭街道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网格化+铁脚板+无人机”治理模式,用高空优势补齐人工巡查短板,用“智慧翅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云亭街道党政和人大办公室副主任黄怡蔚告诉记者,云亭街道在无人机平台上部署了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船只识别等11个AI算法,无人机可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自动捕捉,并实时生成相应的工单,通过全市“一网统管”联勤联动系统,由该街道指挥中心派发给相应的职能部门处置,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实现基层治理问题的快速高效闭环。
从城市巡查到基层治理,江阴无人机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为统筹全域无人机资源能力,江阴无人机“1+N+X”统建统运模式应运而生。“1”即1个指挥“大脑”共建,“N”即N条资源共享,“X”即X种场景共治。江阴通过构建“警务+政务”统一无人机平台,打造市域“低空巡管共享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公安、应急等部门以及云亭街道、华士镇的22台无人机,为城市治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聚焦数字化建设,激发基层治理“数智”活力。陈文涛表示,希望拓展场景应用、加速系统集成、加快流程研发、完善工作考核,实现数字赋能“一张网”、指挥调度“一平台”、审批服务“一窗口”、实体运行“一个调”。“江阴的数字化建设一直走在前列,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让数据在部门之间更快地流转,办好民生实事。”陈文涛说。
为进一步拓展智治应用场景建设,江阴紧紧围绕“优场景、汇数据、真减负、创品牌”四大核心任务,推动所有村(社区)部署“澄心治”江阴现代社区数字化基础平台,大力推广一批经实践验证、切实好用管用的基层常用场景,激发基础平台活力,提升整体治理效能。同时,建强“一网统管”联勤联动指挥平台,提档升级原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和12345热线平台,加强事件处置的数字化全过程监管、督导和反馈,升级“一网统管”城市综合治理平台,纵向贯通17个镇(街道)、275个村(社区),横向联通公安巡防、消防、综合执法、数字城管、12345等业务系统,汇聚全市信息,赋能网格化社会治理,围绕“办文、办会、办事”核心任务,构建全市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推进机关内部集成改革。“下一步,我们将以江阴市‘一网统管’平台为基础,紧扣城市治理现代化目标,聚力提升‘事件流转、任务收发、值班调度、分析研判、数智支撑’五大中心能级,通过机制创新、数字赋能、协同联动等举措,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市城运中心副主任秦光华说。(顾文涛 吴潮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