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通城,高温橙色预警频发。在码头口岸一线,一群藏蓝身影却从未停歇,他们头顶烈日,衣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留下一道道淡白的印迹。
“指挥中心,巴拿马籍‘海风能建’轮货物装载完毕。”23日上午,一艘装载5500MT海工模块的外轮正在解缆,准备前往韩国。暑气蒸腾,在岸边监护的南通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正全力确保船舶离港“零延时”。
为保障船舶顺畅通关,南通边检站积极响应企业和船方需求,为每一艘船舶提供精细化服务和“一站式”通关手续办理,规范、高效完成人证对照、证件查验、船体检查等流程,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今年以来,该站累计查验出入境(港)船舶1715艘次、人员28375人次,其中免办出入港手续696艘,占比40.6%,落实过境免签政策1136人次。船舶海工方面,该站已保障风电叶片出口超1000片,总量约100万立方吨,货值达3.261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4%,比去年完成这一目标提前了148天。
“高温天作业,考验的不仅是体能,更是意志。”民警王勇铭介绍,民警在执法执勤时,还要佩戴重1公斤左右的头盔和近3公斤的执勤背心。
海港口岸“炎”值爆表,空港口岸也面临热浪“烤”验。8月22日下午4时,在南通兴东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民警正对满载20余吨“中国制造”的3U9371次飞往日本大阪的货机开展查验工作。不到20分钟,移民管理警察便完成对该架次航班的所有查验工作,随后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机位。
天气“热辣滚烫”,南通外向型经济的数据表现同样亮眼。今年1—7月,南通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3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出口1568.4亿元,增长19.7%;进口784.7亿元,增长7.7%。这是我市外贸进出口连续第四个月保持高位运行。
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南通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在高温天里,用“汗透衣背”书写的岗位坚守。他们在50℃的甲板上,用自我加压抢出简化查验流程、服务船舶“好来快走”的“加速度”;他们在40℃的停机坪上,用悉心守护按下保障高效通关、护航“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快捷键”,他们战高温、竞高效、保通关的身影是炎炎夏日一道亮丽风景线。 (彭军君 沈莘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