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射阳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结合案件查办、巡察反馈和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紧盯社保服务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督促射阳县人社局创新构建社会保险“就近办”标准化服务体系,建成全国唯一的社保“全业务村村通办”县区和“不取号、不排队、无窗口”社保大厅,切实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惠民答卷”。

  以案件查办为切口,推动服务流程再造。射阳县纪委监委在查处某乡镇社保经办人员违规操作案件时,发现部分基层网点存在业务标准不统一、系统权限不足等问题,导致群众“跨镇跑”“反复跑”。针对这一情况,射阳县纪委监委向射阳县人社局下发了监督意见函,督促其打破数据壁垒,建设“移动端+桌面端+后台支持系统”的“人社通”平台,与全省人社一体化系统无缝连接,实现1个县级大厅、15个镇级大厅、245个村级大厅、合作银行36个网点共计297个网点服务窗口同等授权、同等经办,通过流程再造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截至目前,办理业务51.6万件,其中村居(社区)层面办件占比达91.1%,让材料、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路。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优质高效服务。射阳县纪委监委通过对该县人社、医保等多个部门的业务分析发现,“五险一金”参保登记数和参保人员增加数都在减少,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等业务是企业和群众办理的高频业务。射阳县纪委监委针对这个特点,推动该县人社部门创造性采用“前端集成+场景重构”技术路径,自主建设“人社通”场景化协同服务系统,通过“虚拟接口”实现多系统协同,在全国率先推出“无柜台、免取号、一对多”高效服务模式。对退休、工伤、保险账户维护等个性事项提前介入、预排预办,减少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近三年共上门办理业务4628项。针对在外地或有特殊情况无法前往服务大厅的群众,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提供在线引导,以邮寄方式办理,近三年通过邮寄方式共办结业务649项。

  以巡察整改为抓手,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射阳县纪委监委在组织人员巡察射阳县人社局之后,有针对性地在业务服务、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反馈了巡察整改意见和要求,推动该县人社局首创“情形颗粒化分解”改革,模拟村级业务办理场景,开发业务情形与部门系统的智能映射功能,窗口人员只需在情形菜单中选择相应场景,即可直达对应情形模块。制定政务事项“白话翻译”标准,将2600余种复杂的社保情形,转化为群众和村居工作人员熟悉的日常语言。同时,射阳县委巡察组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体验式”监督,推动建立“好差评”制度,群众好评率达98.6%。

  “监督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射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就近办”服务质效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以精准监督护航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董新成 李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