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走进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工业园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南通市级重大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风电设备精密结构件项目已全面投产。这个从签约到竣工仅用时10个月的项目,正是平潮镇产业加快升级的缩影。
作为全球领先的风电装备部件“研发+制造+服务”的一站式提供商,其业务涵盖了风电精密结构件以及半导体的精密结构件制造。鋆鼎精工投资建设的鋆鼎风电设备精密结构件项目,厂区总建筑面积达到了4万平方米。该项目自2024年1月启动建设,目前已顺利投产。
平潮自古是南通经济重镇,近年在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涌现出大批龙头骨干企业。今年以来,海星股份“新能源领域用新一代电极箔”三期工程、宇迪红外镜头及红外光学元件研发生产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中。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铝电极箔行业的领军企业,也是在平潮镇土生土长起来的上市企业,其主导产品——铝电极箔的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海星电子的‘新能源领域用新一代高性能电极箔’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我国高性能电极箔材料‘卡脖子’问题,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推动海星成为全球行业‘单项冠军’。”南通新海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健说。
近年来,随着交通优势的不断凸显,平潮镇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拥有规上企业104家、上市企业2家,成为通州重要的二级载体平台。今年以来,平潮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聚焦“两主两新”产业发展方向,瞄准上海、深圳、苏南等先进地区,加快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一个地区企业有活力、创新性强,与该地区的营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平潮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诉求,着力解决好用地、用工、用能、融资等问题。全面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强化“政银企”联动,以金融“活水”助推企业焕发新活力。搭建惠企助企平台,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企业之家”窗口,设置业务帮办代办专区,涉企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优质的创新载体和功能平台是高端产业、龙头项目选择落户的重要因素。平潮镇坚持产城融合为路径,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区建设,全力打造“产业科创要素集聚区、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城、宜居宜业宜创首选地”,不断以平台提档升级承载产业集聚。
按照市、区出台的《南通平潮科技创新区建设初步方案》,平潮规划了30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区,重点布局5平方公里科创产业带,着力发展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打造科创产业集聚高地,构建“3+1”高质量产业体系。
围绕产业平台集聚成型的总目标,平潮高标准谋划建设北工业园区、高铁商务港及科技孵化器三大平台,全方位补齐功能规划、园区配套等短板,不断提升项目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
“立足‘科创产业集聚高地、中心城区西部门户’的发展定位,平潮将知重负重、担责尽责,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领跑者,打造吸引苏南科创资源、承接上海科技辐射的南通平潮科技创新区。”平潮镇党委书记吴佳佳说。
加强科创产业带构建。目前,平潮镇正在着力构建“研发-孵化-转化-服务”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围绕核心区5平方公里及拓展区1.4平方公里,加快建设“科创产业集聚核心区、生态智慧型科创带”。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通过重点项目驱动与创新组团统筹,积极盘活蛟龙地块资源,用于江海集团5G新能源项目建设,为区域科创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