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常州滨开区经发局党支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充实党员干部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业务实践能力,支部围绕统计、工信发改、科技人才、服务业等多条线,开展了“经发小课堂”系列培训。
精研细读上级文件,让政策落地“方向明”
支部以政策解读为切入点,围绕《江苏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常州市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提速发展行动方案》组织专题研讨,全体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结合实践议,掀起政策学习热潮。学习过程中,支部党员从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数智赋能、人力资源、产业金融、商务中介、产业电商、绿色低碳和低空应用等10大领域出发,逐字逐句解读政策条款。针对产业集聚升级、两业深度融合、新型基建支撑、场景创新赋能、对外开放合作和要素资源整合等6大行动,大家结合滨开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实际,聚焦“产业链如何补链强链”“服务业如何赋能制造业升级”等核心问题各抒己见,全面剖析如何将方案中的理念和目标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
精准锚定需求,让培训内容“贴得紧”
支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深入梳理业务短板与工作痛点,定制化设计培训内容。在统计领域,针对企业报表填报不规范、数据核查效率低等问题,为支部党员开展GDP核算方法、四上单位工业总产值核算、工业增加值测算方法的解析,提升党员干部指导企业报送数据的实操能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围绕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认定政策,梳理出“产值”“研发团队人数”“研发设备投入原值”等5项核心指标,制作成“认定条件对照表”,帮助党员干部快速掌握政策要点。
创新方式方法,让培训效果“落得实”
为避免“填鸭式”教学,支部创新采用“政策解读+案例研讨”的培训模式,在人才项目培育模块,选取“龙城英才创业项目”“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等成功案例,组织党员干部详细阅览项目单篇材料,参与项目的评分测算。结合材料中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前景等具体数据,模拟评审专家视角分析项目优势与改进方向。通过沉浸式参与党员干部不仅吃透了人才政策的核心要义,更掌握了从市场需求、产业导向等维度精准培育项目的方法。
今年以来,经发小课堂已围绕5个主题开展专业培训,这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模式,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不仅提升了党员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更锻造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经发队伍。下一步,支部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常态化开展“经发小课堂”,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行家里手”,为滨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眭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