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记者从海门区获悉,今年1至7月,该区招商引资工作以38个签约并注册重大项目的成绩超额完成序时任务,其中超5亿元内资项目32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6个,分别完成序时任务的106.7%和103.4%,持续在全市保持领先势头。这张成绩单的背后,是海门区聚焦产业链招商、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模式的精准发力。

  海门加强招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依托省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获批的契机,强化园区主阵地作用,按照“一园区、一国企、一支专业化市场化招商队伍”的模式,为招大引强配足精兵强将,今年新增专业化招商人员25人。同时,持续实施“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计划,遴选平谦国际产业园等专业化载体平台设立编外“招商分局”,统筹调动社会化力量参与招商引资,积极构建“政府招商+市场化招商”新格局,为招商引资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高频次、高质量的招商活动是项目落地的“催化剂”。7月28日,以“智启新程 聚势未来”为主题的海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推介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活动现场,海门区全面推介投资环境、产业基础及相关应用场景,还发布了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海门交通区位独特、资源禀赋优越,既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又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是项目落地的理想选择。”多位企业家表示将积极探索与海门的合作方向。年初以来,海门已举办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创芯海门”发展大会、第八届东洲英才创业周等各类投资推介活动96场次,通过精准对接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尤其在融入上海方面,海门深化区域合作,与上海虹口区科经委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举办外资“隐形冠军”企业合作交流恳谈会,创新推出虹口——海门联合招商模式,加快构建“总部在上海,生产在海门”“孵化在上海,制造在海门”的产业协同链条,全力打响“投资海门就是投资上海”的招商品牌。

  海门立足“5+2+X”产业体系,以5大优势产业、2大成长型产业和多个未来产业为重点,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六个一’强链补链及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建设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该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合成生物等产业举办多场主题招商活动,成功招引见真半导体、德硅凯氟光电、江锦自动化等一批产业链专精特新项目,主导产业招引项目数量占比达80%,产业链集群效应持续凸显。

  招商引资是项目推进的“先行军”。海门区在大项目招引上表现尤为突出,32个超5亿元内资项目中,包含1个超50亿元项目和2个超20亿元项目;外资项目中则有1个超5亿美元项目,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在南通瑞超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火热景象。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高端汽车零配件项目,自4月27日开工以来,进展远超预期。“预计8月底实现结构封顶,12月中旬全面竣工。”公司总经理宋卫介绍,是海门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了项目落地,项目达产后将为奇瑞、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提供转向轴、传动轴等核心部件,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2亿元,税收超2600万元。(赵勇进 黄天玲 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