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如东洋口港举办“向海向绿,聚新聚才”——离子液体产业发展专场活动,聚焦“离子液体”这一前沿新材料,广邀相关领域高校院所教授专家与企业家代表约170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在新材料国产替代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离子液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应用前景,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同为洋口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献智献策、谋新谋路。
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底盘”,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如东共拥有新材料相关企业400多家,年产值超过700亿元。洋口港作为如东新材料产业体系的核心板块,新材料产值占全如东的60%,域内已形成从丙烯腈到聚丙烯酰胺的水处理剂产业集群,从PX到聚酯的涤纶产业链,从环己酮到尼龙6的锦纶产业链。此次聚焦离子液体这一新型材料,是洋口港抢抓绿色科技制高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战略抉择。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具备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新型材料,其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究竟如何?活动专门邀请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崔国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齐荣,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贺天彪,浙江蓝德离子液体研究院院长沈珏锋,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国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机化工研究所副所长王新威,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杭州市特聘专家张漩等行业大咖作主题演讲。专家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前沿研究成果,详细阐释了离子液体在多个关键领域中的巨大潜力。
记者了解到,在洋口港,蓝德新材料离子液项目即将奠基开工,该项目由蓝德(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6亿元,建成后可年产29800吨离子液体及副产150吨氯化锂、100吨溴化锂,预计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应税销售10.5亿元。同时,如东正打造万吨级离子液体产业基地。基地建成后,不仅能够赋能地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锂电池隔膜绿色智造,淘汰二氯甲烷的最后一滴污染;还能化身固态电池的安全内核,破解能量密度与安全不可兼得的魔咒;更将作为绿色化学的种子,播撒进千行百业——从医药到能源,从环保到航天,为如东新材料产业注入更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成为驱动如东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当天,洋口港—蓝德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未来,政企合作双方将聚焦离子液体新材料的前沿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整合双方资源,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徐书影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