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涟水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位“90后”年轻民警。从警8年来,他始终在任务繁重的城区派出所摸打滚爬,将青春融入藏蓝,用双脚反复丈量辖区平安,他就是涟水县公安局涟城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副队长赵天宇。

  8年来,从刚开始那个处理邻里纠纷还会耳根发红的警校毕业生,到如今辖区群众交口称赞的贴心“赵警官”。8年间,11000余次接处警、500余名嫌疑人落网、5000余场矛盾平息——这些无声的数字,是他用汗水浇铸的平安年轮,是他在平凡的基层派出所工作中,种下不平凡的忠诚与担当。

  接处警的“急先锋”:8年来累计接处警11000余起

  2017年8月,赵天宇踏入涟水县公安局淮浦路派出所。作为全县接警量最大的城区派出所之一,面对22平方公里辖区、20多万人口的繁杂警务,初出茅庐的他一度手足无措。他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跟着老民警学,啃业务钻书籍,每起警情、每次纠纷都认真记录复盘。他的工作日志,写满了成长的密码。

  ‌一场历时8小时的生死营救,至今让他难忘。‌ 2018年7月5日深夜23点,值班的赵天宇手机突然接到一条微信求助:“我被骗到传销组织了,出不去,你是警察吗?快救救我!”报警人连某称被非法拘禁在涟水某居民楼内。信息模糊,真假难辨,但人命关天!赵天宇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带领3名辅警出发查找。“当时线索非常有限,只知道大概区域,几十栋五层以上的楼,像大海捞针。”赵天宇回忆说。搜寻无果,预感情况重大,他立即上报请求增援。

  涟水县公安局迅速组织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赵天宇和同事们顶着夜色,一栋楼一栋楼地排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汗水浸透警服,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整整8个小时的持续奋战,直至次日清晨6点多,‌他们终于在一户人家锁定目标!突击行动瞬间展开,14名涉嫌非法传销人员被控制,被非法拘禁数日的连某成功获救!顾不上休息,审讯取证马不停蹄,又梳理出另外3个窝点线索。7月10日凌晨,涟水县公安局雷霆收网,49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这只是赵天宇8年接处警生涯的一个缩影。无论是执法办案还是调解纠纷,或是救助服务,只要接警电话响起,赵天宇永远打起十二分精神奔赴现场。‌“只问该不该做,不问难不难做。”‌正是这份朴素的初心,支撑他8年来累计接处警情超过11000起,用一次次及时出现的“小举动”,温暖了万千“大民心”。

  侦查破案的“城市猎人”:8年抓获嫌疑人500余名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他深知,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案”,件件连着民心,关乎群众最切身的利益。

  2022年3月12日中午,一名大货车司机焦急报警:“停在一小区北门的大货车三元催化器被盗了!”司机懊恼地说,自己怕被偷,还提前把里面值钱的重金属卸了下来。值班的赵天宇火速带队赶到现场。勘查、走访、调取海量监控……他像上紧的发条,和时间赛跑。‌案发不到24小时,他就在视频中发现了一个可疑身影。锁定!追踪!身份很快确认——辖区男子王某有重大嫌疑。兵贵神速!赵天宇带队果断出击,‌次日便将王某抓获归案。‌

  审讯室里,王某一脸沮丧地供认了盗窃事实。更戏剧性的是,他盗窃得手后发现催化器里的“值钱货”早已被司机卸走,一气之下竟将其扔进了河里!

  “赃物必须追回!”赵天宇立即联系蓝天救援队,协调蛙人下河打捞。根据王某模糊的记忆点,蛙人在河水中反复搜寻,‌最终在目标点北侧7米处水域成功打捞出了被盗的三元催化器。‌

  此时,距离案发‌不足72小时‌。看着失而复得的催化器,货车司机紧紧握住赵天宇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调查、取证、追踪、抓捕……每一个环节都是实战修炼,容不得半点含糊。”赵天宇说。无论案件大小,他都投入百分百的努力,精细打磨每一个环节。‌8年时光,400余起案件告破,500余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在他手中落网。‌ 这沉甸甸的数字,是他对辖区平安最掷地有声的承诺。

  调解纠纷的“老娘舅”:8年累计处理各类矛盾纠纷5000余起

  今年2月,赵天宇调入涟城派出所。岗位在变,初心不移。他把对群众那份深厚的情感,化作化解矛盾的“及时雨”。

  今年7月6日,涟城派出所接到紧急报警,称辖区内潘家两兄弟因赡养老母亲问题激烈争执,情绪失控下发生肢体冲突,现场局势一度紧张混乱。接警后,当日值班的赵天宇迅速带领辅警抵达现场,第一时间将情绪激动的双方隔开,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温言相劝让众人逐渐冷静。待大家情绪平复后,赵天宇分别与兄弟二人深入交谈,了解矛盾根源。原来,兄弟俩在母亲赡养的具体方式、费用分担等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互不相让,积怨渐深,最终引发冲突。

  “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兄弟反目让老人情何以堪?”赵天宇深知,这种家庭积怨,仅靠一次调解远远不够。他从法理讲到亲情,从责任谈到孝道。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后一个月,赵天宇成了潘家的“常客”,‌连续登门5次,‌不厌其烦地两头劝解。他还不厌其烦地“搬救兵”,协调居委会、街道相关部门共同商讨方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兄弟二人终于放下成见,达成赡养协议,握手言和,向对方诚恳道歉。看着重归于好的兄弟俩和一旁欣慰的老人,赵天宇觉得,再跑十趟也值。

  在基层派出所,像这样的邻里口角、家庭矛盾、婚恋纠纷,赵天宇平均每次值班都要处理十多起。赵天宇常说:“这些纠纷警情,对我们来说是鸡毛蒜皮,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人生轨迹。”

  ‌8年来,他累计处理各类矛盾纠纷超过5000起。‌昔日青涩的“小鲜肉”,早已成长为公认的调解“行家里手”。秘诀无他,唯“腿勤、嘴勤、心诚”六字真言,将“群众利益无小事”践行到每一次苦口婆心的劝解中。‌

  8年,从稚嫩到沉稳,从青涩到干练。岁月在警服上留下印记,却从未磨灭赵天宇入警时的赤诚。8年来,赵天宇以群众期盼为圆心,以无悔脚步为半径,日复一日地描绘着“同心警务”的平安画卷。他的故事印证:伟大出自平凡,忠诚写就担当。这位扎根基层的“90后”,正继续用他的藏蓝青春,书写着质朴而闪光的平安答卷。(周培雷 朱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