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镇江经开区”)的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智能机器人灵巧地完成着各式各样的动作,实现开合模、清模、涂油、抹平等工序全面自动化。这家专注于生产海底隧道、地铁建造用的盾构管片企业,依托“智慧大脑”——装配式建造数字化生产运营平台,实现了从原材料进场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生产车间单条生产线用工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3倍。

  近年来,镇江经开区纵深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三大行动”,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迈向“智造”。如今,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全区33家企业成功入选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名单,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锚定智能制造升级,镇江经开区积极推进标杆培育工作,按照“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梯度培育模式,鼓励中小企业普及智能化生产,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全流程贯通的智能工厂,越来越多的辖区企业加入智能工厂建设的“主战场”。

  截至2024年底,镇江经开区共创成77家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示范企业,总数居全市第二。其中,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1家、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家、江苏省智能制造车间44家、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4家、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江苏省5G工厂2家、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15家。

  随着“智改数转网联”逐步深入,不同企业的数智化水平与转型需求逐渐差异化,“把脉问诊”是关键。镇江经开区加大诊断服务力度,组织专家团队入企调研,帮助企业找准短板,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近三年累计为405家工业企业提供“智改数转网联”诊断服务,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针对企业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前期投入资金大的难题,镇江经开区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用足用好政府专项资金,近五年累计指导辖区51家企业争取省级、市级“智改数转”专项资金5368万元,帮助企业降低改造成本。

  为提升企业转型意愿,镇江经开区围绕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等政策,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惠企,推进制造业焕新升级,助力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汽车零部件、船舶海工、航空航天配套等多个行业领域的“智改数转网联”全面覆盖。

  下一步,镇江经开区将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引导建设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推动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肖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