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鼓楼区中央门街道举办2025年社工工作案例分享第一期活动,聚焦新门口社区,深入剖析其小组工作法在社区治理与服务中的创新应用与突出成效,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借鉴范例,广泛引发社工共鸣。中央门街道工委书记马蓉、副书记徐劲松,办事处副主任田凯出席活动,各社区班子成员以及2023年以来新入职社工共73人参加。
老旧小区长效治理——创新开启基层治理新篇章。会议伊始,新门口社区主任助理戴慧就新门口31号小区长效治理进行案例分享。该小区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居民意见分歧大、维护资金筹集难等问题。在开启自管模式后,面对各类治理难题,社区通过前期化解潜在矛盾、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引导多方参与等方式,有效推动了小区维护费用的落实,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借鉴,助力更多老旧小区顺利推进自管工作。这一系列实践秉持“以人为本”和“柔性治理”理念,践行群众路线,成功实现了老旧小区自管从“被动推进”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彰显了社区治理的活力与成效。
新童体验营2.0开营——燃情点亮少年成长新征程。新门口社区主任助理陈菁、罗树敏,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来宁跟班学员刘琴、汪敏,以及青年志愿者赵小蕊共同分享,展示其在主题、模式、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升级与显著成果。以“研学”为主题,升级为“南京名校游学营”,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采用“五社联动”模式,汇聚爱心力量,5个社区统筹协调、对接场地、组织保障、整合资源,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受益范围。“四社联排”儿童舞台剧锻炼孩子能力。推出的“新童护照”记录成长点滴,结营时的爱心义卖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让青少年们学会关爱他人、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中央门街道新门口社区书记王卫平点评了社工案例分享,并提出意见:在主题活动规划上,创新形式、提升质量,借小组案例分享激发热情、促进交流,以书记打分保障高标准,推动社区工作进步;在社区管理用人方面,借鉴企业经验,强调识人用人,精准把握成员情况,合理配置实现人岗适配,凝聚团队推动高效运转;在后备力量培养上,肯定其能力、服务意识与创新精神,鼓励转化为行动、担当作为,为社区发展添活力。其他社区书记结合自身社区实际,分享宝贵经验与独到见解,共同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出谋划策、汇聚智慧。
中央门街道工委书记马蓉对两个工作案例给予高度肯定,她认为,在老旧小区长效治理案例中,工作人员秉持着“把小区当家建、把居民当亲人”的赤诚之心真心做事,不局限于上级布置任务,而是主动将小区、居民和社区问题视为己任,积极扛起责任;以严谨的态度精心谋划,提前预判问题并制定周全的应对策略;凭务实的精神用心提升,从门禁维修等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追求长效治理。新童体验营2.0活动精心策划、做成系列,内容丰富充实、形式新颖多样,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度融入其中,切实拥有满满的体验感和强烈的存在感,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收获成长。
马蓉书记同时希望各社区书记:一是领航引领,勇当发展“领头雁”。期望社区书记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坚定有力的行动,带领社区在各项事业中破浪前行,成为社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主心骨。二是育才育能,激活团队“动力源”。注重社区队伍培养与建设,通过系统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充分挖掘团队成员潜力,激发队伍整体活力与创造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社区队伍。三是秉公秉正,树立处事“公平秤”。在社区工作中,始终坚守公平公正原则,对待每一项事务、每一位居民都一视同仁,做到赏罚分明、不偏不倚,以公正的态度赢得居民信任与支持。四是正向正行,奏响矛盾“和谐曲”。面对社区内矛盾问题,保持积极正面态度,以理性、包容、务实方式加以解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中央门街道将继续创新发展,探索治理新路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期待更多社区借鉴宝贵经验,共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李昊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