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江苏紫金大剧院再次成为孩童们欢乐的“海洋”。

  随着两条大鲸鱼5天里第9次跃出“海面”,从舞台上方游向观众席,头动尾摇地扫过人们头顶,在剧场上空游动,仿佛触手可及,标志着大型魔幻杂技剧《寻梦出海记——大海·小海》(以下简称“《寻梦出海记》”),在南京的9场演出完美谢幕。

《寻梦出海记》剧照

  它的成功在于搭上了文旅融合的快车,演出从大舞台下沉闹市区的剧院,让观众在家门口就能观剧,出行方便成为选择艺术消费的内因之一。

  由南通市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出品的原创杂技剧《寻梦出海记》,以海洋生物保护为主题,关注“蓝色家园”安危;以“小海”为文化符号,成功转化为如东海洋文旅的推广载体,进一步提升了角色的公众认知度。

  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鲁航观看首演后表示:《寻梦出海记》的主题很好,海洋保护的选题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南通如东的地域特点。艺术创作的构思新颖独特:戏剧、杂技、魔术、舞蹈、滑稽等元素的跨界融合,巧妙合理;地方文化符号的嵌入更是凸显独特性;道具的创新研发使舞台效果更具亮点。演员队伍综合素质好,技术全面,表演严谨认真。是全国杂技剧又一精品力作,希望再精益求精地打磨提升,同时努力开拓市场,使其能成为既叫好又卖座的艺术产品。

剧场坐满观众

  《寻梦出海记》中少年英雄“小海”作为核心人物,其高难度杂技动作(如爬杆、抖杠、空竹等)和成长故事线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尤其是儿童观众对其冒险精神印象深刻。

  作为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4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扶持作品,《寻梦出海记》的成功,除了归功于演员的努力,还得益于审美结合,运用光影、音效及多媒体技术,同时承办方江苏海郡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深耕文化传播领域25年的江苏海郡,是南京青奥会、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省文旅大运河等重大项目的设计团队,是南京大学生电影节、青年城市文化定向赛等省级重大活动的策划团队等,在南京乃至江苏大部分地区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组织能力。

南京新街口商圈的演出海报

  南通市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这次南京演出,未沿用与演出公司合作的传统模式,转而寻求市场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巨大支撑——江苏海郡策划团队,探索新的演出市场联动契机。江苏海郡团队以其资源优势吸引公交、地铁、新华金鹰、舜天海外、金陵饭店状元楼等7家酒店,砂之船奥莱等十余家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以四两拨千斤的思路拉动了文旅融合中角色IP价值的提升。

  事实证明,这种点面结合切入市场的运营手段,出奇制胜,让门票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流量。

南京地铁站点的演出海报

  “这台演出真的太疯狂了,那些杂技动作非常惊险,演员们功夫了得!”类似这样的赞誉,每场演出谢幕时,演员们都会收获很多。

  的确,当杂技、渔船、海浪、蓝天尽在眼前,无数小朋友的情绪随着剧情起伏,戏到关键点,他们都不敢眨眼,生怕漏掉最好的体验。

  剧院工作人员说,他们发现不少小朋友二刷该剧,头天是与爸爸妈妈一快来,隔天爷爷奶奶如影随形。还有一些艺术机构、残疾人协会组团观剧,让小朋友从主人公的海底奇幻旅程中,零距离感受梦想当船长的少年小海的故事。

  《寻梦出海记》此番南京献演,探索文旅融合之路取得丰硕成果。演出团队下榻夫子庙状元楼大酒店。这里每天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来人往。杂剧团还在酒店大厅为游客表演节目,体现了“处处皆舞台,杂技现秦淮”的浪漫篇章。演出让游客惊喜不已,成为别具一格的打卡地。

  在苏超如火如荼,南通队所向披靡之际,南通杂技乘势而上,在南京花开9朵,比翼齐飞。足球与杂技这两个文体项目的兴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通文化、体育事业在“价值引入、精神引领、审美引导”方面的成功。

  《寻梦出海记》剧照

  《寻梦出海记》的火爆,也成为紫金大剧院多年来唯一连演9场的剧作,让剧院看到了引进优质剧作带来的双赢成效。

  剧院方介绍,自2024年推出首个戏曲季以来,紫金大剧院已献演传统戏曲超50场,接待观众逾4万人次,多场演出“一票难求”,其“专业戏曲剧场”的品牌定位与“为艺术搭好台,为观众选好戏”的执着追求,已在戏迷心中铸就了南京“戏码头”的金字招牌。

  而像适合孩子们观看的《寻梦出海记》,抓住了暑期档这个切口吸引观众购票,核心在于打造了“不可替代性”“唯紫金可见”的组台演出,使之成为观众的不二选择。

《寻梦出海记》剧照

  《寻梦出海记》此番南京献演,探索文旅融合之路取得丰硕成果。它的成功上演,让如东的文化名片更加璀璨。该剧不仅是对传统杂技艺术的创新突破,更是如东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增强文化自信的“活态载体”。(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