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英模精神,激励全警担当作为,江苏省公安厅于8月7日举行“忠诚护航勇争先”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邀请全省公安机关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作报告。
忠诚铸魂 以生命守护生命
忠诚是公安民警的底色。报告会上,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板桥派出所牺牲民警谢雨丰的事迹令人动容。今年1月20日凌晨,谢雨丰为营救跳水轻生男子,不顾严寒和危险,纵身跃入冰冷刺骨的河中,不幸牺牲。执法记录仪记录下他最后的呼喊。这位警校毕业时便写下“责任担当铸忠诚”的年轻民警,曾主动请缨从特警支队“王牌”战队龙虎突击大队投身基层派出所,迅速成长为“多面手”,并常因“年轻”主动“值双班”。他曾细心调解纠纷后自掏腰包帮助困难老人,留下电话号码叮嘱“有事随时联系”。其父强忍悲痛表示:“国家多了一位英雄,我为儿子骄傲!”同事齐晔说:“‘人民公安为人民’是无数民警用热血、青春、生命践行的誓言。”
淮安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邓欢,是排爆一线的“拆弹专家”。2008年他牵头组建淮安首支排爆队,为练就“精、准、稳”的手艺,苦练核雕直至指尖能感知0.1毫米力道变化。2015年,他在大雨中带病独自处置一枚重约50公斤、燃料尚存的旧炮弹,轻装上阵奋战4个多小时成功排除险情。17年来,他处置涉爆警情126起,安全转移处置爆炸物、废旧炮弹400余枚。“我的责任就是‘以生命守护生命’。”邓欢坚定地说。
民意指引 用行动践行誓言
江苏公安民警坚持人民至上,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国先进工作者、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西善桥派出所教导员崔圣菊,将曾经的治安洼地福润社区打造成平安家园。她全身心“泡”在社区,白天协调修缮设施,晚上带队巡逻,一年内盗窃警情下降90%。2011年,她开通“小崔热线”,承诺24小时接听解决群众问题,14年接打电话6万多次,解决难题9千多件,被誉“社区110”。近5年调处矛盾纠纷3000余起,实现“指尖服务”与“家门口平安”同频共振。居民对她的称呼从“崔警官”到“崔姐”,折射警民情深。
全国先进工作者、泗洪县公安局半城派出所驻穆墩岛民警朱修永,是洪泽湖心岛上唯一的驻岛民警和公务人员。他每天驾船上岛第一件事就是升起警务室前的国旗,作为守护誓言。2020年汛期,他带头跳入洪水扛沙袋加固堤坝,扛了100多袋70多斤的沙袋,肩膀血肉模糊。他走遍岛上568户人家,帮助孤寡、调解纠纷、帮教少年、代办证件,被村民称为“万能老朱”。“既然穿上警服,就要成为百姓信任的主心骨!”朱修永说。
匠心逐梦 用热爱打磨平安
公安民警以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全国先进工作者、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孔德年,从警25年钻研数据,是“数据工匠”。2001年他创新建立“刑侦追逃资源库”,提升追逃效率,201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百名追逃能手”。2016年研发合成作战平台,大幅提升破案效率。近年打造合成侦查中心,全区一半以上接触类案件可“朝发夕破”。近5年带领团队抓获嫌疑人1000余名,破案1900余起。“我们打磨的是平安,容不得丝毫懈怠。”孔德年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连云港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大队长张智恒,从警5年成长为网络安全尖兵。2016年入警院即放弃寒暑假参与实战。工作后参与50余次专案攻坚和专项行动,研判涉网嫌疑人4400余名,挽回损失2.1亿余元。“以忠诚担当守护‘云端灯火’,让青春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张智恒表示。
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是法治建设的标杆,今年5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此前已获“全国模范公安单位”、全国“公安楷模”等荣誉。他们在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中连续27年优秀,违法犯罪警情17年连降。2018年首创“赵庆华法治工作室”和“八员工作法”。2021年率先推出交通违法“掌上行政速裁”,2023年挂牌“全省公安法制业务培训基地”。近年推出“AI法制员”系统,为办案民警提供24小时在线指导。“不把习惯当规范,要把规范当习惯。”民警黄丁香说,这份匠心让该市公安法治建设满意度连续14年全省领先。(虞启忠 苏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