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8月12日电(记者邱冰清)8月11日,“不屈的灵魂——丁品系列水墨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墙》美术特别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展览展出了画家丁品创作的系列水墨画《20世纪的浩劫——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墙》,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此次展出的画作以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残破的城墙作为核心意象,由“战祸”“陷落”“劫难”“呼唤”等16个系列段落构成整体叙事。布满弹痕的墙体上,砖形独立画面错落交织,既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又凸显历史记忆的碎片化与厚重感。
作品《呼唤》以一只奋力挣脱的手为核心意象,定格了死难同胞被日军活埋后的最后挣扎;《枷锁》描绘了一位被捆绑的中国同胞将绳子挣断的形象;《绝望的呼喊》刻画了一位中国守军的形象……
展陈设计着重体现沉浸式与互动式。序厅用琉璃水晶墙砖构建起“呼吸的墙”艺术装置,借助灯光的明暗律动模拟呼吸的视觉节奏,每一次光影的起伏,都仿佛是死难者不屈抗争精神的脉动。
本次展出的画作是丁品于1995年至1997年间创作的系列水墨画,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地展出。谈及创作初衷,丁品说,把死难者“画活”,是为让生者更清醒地活着,“作品旨在展现同胞们经历的血腥岁月。作品最终传达出《义勇军进行曲》中深刻的含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希望把这种抗战精神传递给呼唤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