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才荟兴宜 锡望您来”2025宜兴人才创新创业季正式启动,聚焦院士合作、基金赋能、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校地协同创新。

  

  近年来,宜兴在强化创新引领、人才支撑上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建强创新平台、优化服务生态,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人才价值加速彰显。目前,宜兴已与40多所高校开展战略合作,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近200个。为使“产业沃土”与“人才森林”双向赋能,活动现场,宜兴启动重点高校服务“3+3+N”现代产业集群“汇智聚力”行动,武汉科技大学牵手陶瓷耐材产业、江南大学锚定生命健康产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对接低空经济产业……首批高校与产业链的结对,让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形成闭环。同时,宜兴将“校友圈”做成“经济圈”,交通大学长三角校友经济促进会正式成立。为鼓励企业加大引才用才力度,宜兴还计划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菁英”实习实训单位,探索开展校企联合实训,首批6家企业入选。

  

  为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流动,宜兴主动靠前,多维发力。在今年4月举行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大会上,宜兴与无锡市四大创新合作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加强资源对接。此次活动现场,为契合与四大创新合作平台合作布局,宜兴在西安、上海、北京三地新设立“科创飞地”,加速优质资源集聚,全力打通双招双引“最初一公里”。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传统招商模式的基础上,宜兴还积极探索“基金招商”模式,加强与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作。现场,规模5.5亿元的锡创启承基金、规模10亿元的前海涌泉基金、规模6亿元的国投科创宜兴经开区新质产业投资基金宣布成立。其中,锡创启承基金由宜兴市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无锡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这也是宜兴首次参与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

  

  为大力招引优秀青年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活动现场,宜兴聘请了一批产学研用青年代表、非遗传承青年代表、创新创业青年代表等为“青年入乡”合伙人。此外,宜兴还从政策端、服务端发力,构筑人才“强磁场”。据悉,目前宜兴正在对“陶都英才”政策进行全面升级。针对人才安居,今年宜兴首次发布“人才购房券”政策,优惠覆盖各类人才,目前已有近百名人才成功申请。(张本甫 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