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法院华士法庭立足辖区特点,坚持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保护劳动者权益和保障企业生存发展并重的审判理念,协同整合社会解纷资源,多维发力,助推高效化解劳动争议案件,全面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劳动争议案件多元解纷新机制。依托市总工会创立的“三师一室”工作平台,扩展诉调对接工作内涵,将高新区管委会、人社局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融入“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中来,凝聚诉调对接工作力量,逐步形成“法院+工会+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机制,横向构建多元共治“同心圆”,有力推进多层次、全方位、一站式矛盾化解,大大减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诉讼之累。不定期召开“法院+工会+N”联席会议,研究分析劳动争议纠纷发展形势,通报工作情况,实现信息共享。

  二是推行专业审判,打通劳动争议案件审理驶入“快车道”。推行“集中管辖+专业化审判”模式,设立劳动争议专业审判庭,统一审理全院所有劳动争议案件,实现审有所专、调有所能、处有所成。同时,专业审判庭负责“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推行“诉前和解+速裁快审”工作法,在诉前、诉中、诉后阶段灵活采取委派调解、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等不同模式,将“工会调解”和“法院审判”有机结合,实现调解与诉讼无缝对接。对劳动争议调处中心调解成功的案件,劳动争议专业审判庭依法出具司法确认书或调解书等法律文书;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则进入快立快审“绿色通道”,让劳动者的诉求在最短时间内得以妥善解决。

  三是践行“枫桥经验”,促进劳动争议案件源头治理新成效。秉承将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关口前移”的理念,充分发挥面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借助司法所在诉前化解了多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宣传活动,以专题法治宣讲,以案释法,巡回审判等方式,依靠宣讲劳动部门法律“规则引领”及劳动争议案例“裁判引领”的法治宣传方式,积极引导劳动者强化法律维权意识,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

  四是搭建“维权平台”,拓宽劳动争议案件纠纷化解新路径。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意识,坚持平等保护原则,联合市总工会全力搭建运行规范的诉调对接维权平台。打造劳动争议调处中心,为劳动者提供了一个舒适便利的解纷场所,有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在调解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注重吸纳社会资源,吸收有经验、法律专业知识过硬、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律师、调解员进驻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并聘请两位具有丰富基层调解经验的人社局退休干部作为特邀调解员常驻劳动争议调处中心,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劳动争议案件诉前、诉中、诉后调解,法律咨询和判后释法答疑等服务。(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