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村历练让我考虑问题更细致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我倍加珍惜这个难得的成长机会。”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社会治理办公室的张慧荣说道。2025年3月,他成为公道镇“四个一线”年轻干部锻炼计划的一员,在赤岸村参与基层治理等一线工作。

  今年以来,扬州市邗江区以基层历练搭建镇(街道)年轻干部成长舞台,先后推动20余名95后优秀年轻干部下沉村(社区)一线“墩苗”。此外,该区压实镇(街道)年轻干部培养主体责任,推动年轻干部独立承担一个科室工作,选配到村(社区)一线等关键岗位,深度参与急难险重任务,以组织“无形之手”推动年轻干部蹲苗压担、稳步成熟。

  在此背景下,公道镇党委精心定制镇机关年轻干部“成长套餐”,聚焦“四个一线”,将年轻干部推向攻坚前沿,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破解实际难题的能力作为首要培养目标。同时,设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夏秋秸秆禁烧等农村重点工作“必答题”,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基层党组织认可不认可为唯一评判标尺。“年轻干部的能力提升不能靠坐办公室‘想金句’,也不能仅满足于用小程序做表格、报数字,必须扎扎实实沉到一线,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点滴积累、增长才干。”公道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我家门口的电线杆被收割机撞倒,电线全压在通信线路上,下面就是人来车往的公路,大家路过都提心吊胆!”公道镇在河西村锻炼的党建工作办公室干部杨迎刚下沉不久,来自村民李兰珍的一道“考试真题”就抛过来了。得知这一情况后,杨迎迅速响应,会同村网格员赶赴现场核实情况。在与电信、供电部门沟通受阻后,他们一方面耐心向群众解释、安抚情绪,一方面果断协调挖掘机待命,并在厘清责任的基础上,向相关方晓以利害,再次敦请人员到场。最终,双方人员协作排除了安全隐患,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基层要的是那些遇到困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勇士,而不是绕着困难走、甩锅推责的人。”河西村党总支书记王庆忠表示。据悉,此次他也是杨迎的“成长导师”,“年轻干部应多为成功找办法,而非为失败找借口。”

  无论是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还是秸秆禁烧巡查,每一项任务都充满挑战。以秸秆禁烧为例,青年干部需顶烈日、下田头,既要做好宣传解释,又要动员村民将秸秆集中堆放等待清运;更要分组轮值,不分昼夜紧盯田间,及时发现并制止焚烧苗头。一季下来,青年干部们脸晒黑了、腰累酸了、腿跑肿了,却无人叫苦。

  那么如何评定青年干部的“期末成绩”呢?公道镇建立了由部门条线领导、村“两委”负责人及网格群众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进行量化打分。

  “我们还建立了全过程跟踪机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地走访、实绩比对等‘考察式’印证,立体化掌握年轻干部在基层的表现。”邗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既关注干部们的工作适应情况,也考量他们的应变能力;既看重工作实绩,也重视群众口碑。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那些能力突出、基层适应性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将优先选拔为村(社区)书记,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邗组宣 孔令一 聂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