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兴青年夜校上新的一波新课程受到了热捧,报名渠道开通后不久,名额便一抢而空。与以往不同,这批新课程青春活力指数满满,专门针对高中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人群。通过一门课,加强青年与家乡的链接,用有温度的细节激活归属感,这是宜兴服务青年人才的细节体现,也是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青年入乡”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宜兴将人才服务的触角主动前移,把在校青年学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着力提升城市人才储备的“含金量”。紧扣青年学生需求,打造不一样的暑期兴趣派对,宜兴团市委在开课前开展广泛调研,确定紫砂珠串DIY、足球梦想家、律动KPOP等5门课程,以青春化表达回应Z世代的审美偏好。

  在青年与青年的深度对话中,看见追梦的模样,实现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此次夜校课程的授课老师均为年轻群体,其中多位是返乡创业青年。“00后”杨镓境是紫砂珠串DIY的授课人,她在蜀山古南街经营的“蠡河码头”店铺,主打别出心裁的紫砂文创产品。在这里,紫砂不再局限于茶器的单一形态,而是化身为手串、挂坠等深受年轻顾客青睐的时尚单品,让传统非遗焕发新彩。“家乡的紫砂文化声名远扬,来到这里,我不仅见识到了紫砂文化的多元面貌,更真切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中的青年担当。”韩思远今年高中毕业,看到青年夜校的报名信息后感到很惊喜。“家乡的文化底蕴可以转化为创新动能,地方的发展资源能够支撑青年梦想。”杨镓境认为,青年夜校不仅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让宜兴的政策红利与优质资源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青年,持续增强着城市对青年入乡的吸引力。

  不只是青年夜校,为更好吸引大学生深入宜兴、了解宜兴、留在宜兴,宜兴在政策加持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据了解,今年以来,宜兴已吸引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余支高校团队、200多名青年学子来宜实习实践。在开设的公益暑托服务中,73名大学生志愿者受招募参与服务。针对宜兴籍高校大学生,宜兴深入实施“未来‘兴’希望计划”,通过建立一个青年人才数据库、聘任一批高校菁英联络员、落实一项常态联系走访制、组建一支成长成才服务团、绘就一个共建家乡同心圆等方式,让青春梦与家乡梦实现同频共振。

  据了解,下阶段,宜兴将举办2025级高校新生送学活动,成立“兴希望”学子联盟,常态化开展“未来‘兴’希望”宜兴籍学子走访,凝聚力量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引导更多宜兴学子了解家乡、反哺家乡、建设家乡。(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