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坚持合法权益保护与风险防范提示并重,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将保护民营企业任务贯穿于审判执行全流程,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先行式调解止纷,筑起多元治理“防控门”。全面推进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满足投资者多元解纷需求,优化完善“先行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畅通线上、线下诉调对接,有效促进民事纠纷通过非诉讼渠道化解。

  二是嵌套式绿色通道,筑起诉服便利“速裁机制。出台《涉民企诉讼服务规范》《涉市场主体‘一站式’诉讼服务工作方案》,并在立案大厅“绿色通道”的上嵌入“涉民营企业绿色通道”。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涉民营企业案件,实时跟踪案件流转情况,减少案件的周转环节,提高案件流转效率和办理效果。升级网上缴费系统,通过一案一账号系统帮助涉民企案件实现网上缴纳诉讼费、当场开具诉讼费发票和网上申请退费,进一步简化该类案件诉讼费的缓退手续。在确保公正合法的前提下对涉民营企业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号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的“一站式”便利服务。

  三是专业式裁判机制,筑起审判执行“正义门”。针对涉企案件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强、审理难度大的特点,精选专业能力强、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专业审判团队,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先行审理、先行判决,通过发挥案件的示范引领作用,妥善化解平行案件。坚持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提高当事人举证能力,充分发挥律师依法调查收集证据的作用,加大运用“律师调查令”“书证提出命令”“依职权调查取证”等制度的力度,为涉诉民营企业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徐力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