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江苏淮安淮阴区三树镇四门闸村千亩早藕迎来丰收季。日前,在千亩早藕种植基地内,藕农们正顶着烈日穿梭于碧绿荷塘,用高压水枪采收今年首批早藕。这些裹着淤泥的“白玉”经清水冲洗后,将通过物流车直发全国市场,开启一场从田间到舌尖的“鲜甜之旅”。
“我这藕塘种了早、中、晚三个品种,眼下采收的是珍珠水果藕,每天能出5000到6000斤。”种植户丁以兵捧起刚出土的莲藕介绍道,藕身洁白饱满、节间短粗,正是市场青睐的“明星产品”。据收购商徐高阳透露,当前早藕以6元/公斤的价格发往黑吉辽、云贵川等地,日发货量最高达6万斤,后期价格还将随需求攀升。
四门闸村的莲藕“出圈”秘诀,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科学种植的双重加持。村工作人员蔡冬名介绍,“我们紧邻运河的砂质土透气保水,加上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每亩产量比传统种植高1000斤,品质更脆甜。”通过“早、中、晚”品种梯度种植,采收季从6月横跨至次年4月,实现供应不断档。
如今,3400亩莲藕基地年产量超1500万斤,产值突破2000万元,成为四门闸村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蔡冬名算了一笔账: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增收30余万元,1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采藕、分拣、包装等岗位月均有工资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四门闸村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并延伸产业链条。“我们正在洽谈莲藕汁、藕粉等深加工项目,不断提高附加值的产品,让‘莲藕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蔡冬名展望道。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这片荷塘正以“莲藕经济”为笔,绘就产业兴、村民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王鹏飞 张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