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条乡间道路上,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沿着预设航线对农村公路进行巡检,在实时回传的高清影像中,路面裂缝、坑洼等问题被AI系统精准识别,这是南京市江宁区“智慧农路”建设的生动缩影。
作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江宁区在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试点工作中,以数字化创新为抓手,依托“四位一体”智能巡查体系、“五端协同”闭环管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动能。
无人机对周边3公里农村公路智能巡检,编制12条自动执行飞行线路,全覆盖周期由1个月缩短至一周;全面推行车载巡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以自动识别路面病害、公路抛洒、围挡施工、交安设施等四大类问题,准确率高达90%以上;集成共享区级平台的1.4万处公路监控视频,实时反馈路况信息和突发事件……江宁交通创新构建“无人机+车载巡检+路侧视频+人工巡查”的“四位一体”智能巡查体系,织就一张多维度、全场景的农村公路巡检网,实现了农村公路巡检从“人工肉眼”到“智能识别”的跨越。
近日,江宁区交通运输局通过共享视频发现104国道与204省道交叉口有一处坑洞,立即上传“农路管养系统”并通知区公路中心,公路中心迅速调度养护单位。从发现问题到完成修复仅耗时1.5小时,高效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放眼江宁全区,2300多公里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已基本实现一屏掌控,通过“智慧农路管养”平台可以看到各类养护事件实时跳动,从发现问题、任务派单、按时处理到结果反馈,实现了一网闭环。“通过业务牵头、技术配合、县乡村道管养单位等五部门协同的工作方式,‘智慧农路管养’系统可以智能分析、实时派发,让指挥信息网上跑、责任部门马上办、处理过程线上汇。”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人工眼看”到“智能识别”,从“分散管理”到“协同联动”,江宁“智慧农路”正以科技变革重塑乡村交通治理范式,让“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路。(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