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湖区召开全区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工作推进会,发布《滨湖区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至2027年底,实现构建全链条评估诊断机制,实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集成级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滨湖区实现520家规上工业企业免费数字化诊断工作全覆盖,省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零的突破”,全区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5.4%,超额完成“十四五”阶段性目标。不过,仍存在企业改造覆盖广度不足、服务供给结构矛盾突出、转型应用深度有待提升等短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滨湖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智改数转网联”的号角。

  翻开新鲜出炉的《三年行动计划》,亮眼的目标绘就滨湖下一个三年“智改数转网联”新蓝图——

  到2027年,全区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水平显著提升,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模式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升级,专精特新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生产要素广泛联接,形成企业、产业链、重点园区“点线面”数字化转型合力,数字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年行动计划》从推进智能化改造覆盖、提升网络化联接水平、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推动设备迭代升级、完善要素保障体系五大方面,提出13项重点任务,力图以更精准的举措,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深度改、有力转、高效联”。

  在推进智能化改造覆盖上,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到2027年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型中小企业初始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规范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成级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在提升网络化联接水平上,夯实算力网络基础,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7年底,力争培育省企业级平台5个、行业和区域级平台2个、“双跨”平台1个。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上,每年新培育人工智能典型场景应用2个,储备一批首台(套)重大装备,到2027年,新增首台(套)重大装备12个。

  在推动设备迭代升级上,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不少于60个,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30个市级以上绿色工厂。在完善要素保障体系上,构建全链条评估诊断机制,推动智能化改造从“精准诊断”向“高效转化”闭环升级。(邵旭根、徐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