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内首个桃类评选技术规范公布
无锡味道以标准重塑“甜蜜基因”
品质好不好、口味佳不佳,不再是“老师傅说了算”,而是“数据标准说了算”。在日前落幕的2025年惠山区“精品阳山水蜜桃”推选活动上,《阳山水蜜桃评选技术规范》公布。这是国内首个桃类评选技术规范,将农药残留“一票否决制”与量化评分“百分制”融合,构建起阳山水蜜桃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此项技术规范与此前发布的无锡小笼包、无锡酱排骨、无锡太湖醉蟹等标准形成联动效应,无锡正以标准化重塑地方美食基因,激活市场竞争力。
《技术规范》通过感官审评细分桃子外观与内质指标,将单果重量、糖度高低、果型色泽、肉质风味等指标逐一拆解、精准赋分;同时结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科学参数,实现“颜值”与“内在”的双重把控。“标准化带来的不只是品质提升,更可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系统性变革。”惠山区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人士介绍,比如农药残留“一票否决制”彻底堵死“问题桃”流入高端市场的可能,并倒逼种植链环节提升品质。目前,在阳山水蜜桃标准化种植进程中,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已实现精准灌溉,太阳能诱捕器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了对农药的依赖,配套的智能分拣设备较人工提速30%以上。
在标准化引擎驱动下,“无锡味道”正加速从地方记忆转化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为确保“甜出头、咸收口”的经典风味,酱排骨制定团体标准明确猪肋排选材、糖盐配比、烧制时间等核心指标,甚至规定食用温度需控制在60℃左右;将“皮薄汁多”的传统描述转化为可操作的工艺规范,无锡小笼的标准细化到皮子直径7—8厘米、顶端至少18个褶子、每4只总重220克等量化指标。
口味品质的标准化催生出产业新生态。各项标准实施后,三凤桥、陆稿荐等老字号实现规模化扩张,三凤桥推出的新品“无锡味道”休闲礼盒还入选了江苏特色伴手礼。太湖醉蟹团体标准促进企业从烹饪到包装形成严格的管理流程,确保各门店口味稳定。新锐品牌如“花小蟹”被大众熟知,近两年稳坐美食平台醉蟹排行榜榜首。
尽管成效显著,但地方特色美食的标准化之路也面临挑战。例如,小笼包团标中“18个褶子”的规定虽确保外观统一,但也有商家担忧,过度标准化会削弱手工温度。此外,部分来无锡游玩的游客表示,无锡小笼包“齁甜”,甜度堪比奶茶。但也有商家按比例减糖后,又有顾客觉得激发不了肉馅的鲜味,不如不减。
“这说明平衡传统风味与现代创新是永恒课题。只有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寻求创新,才能永葆地方特色美食的生命力。”无锡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人士认为,标准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修订,当消费者对“标准味”产生审美疲劳时,如何通过动态调整标准保持品牌活力,就成为下一阶段的课题。(周茗芳 杨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