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故里少年游,烈士地名收。英魂长守,童眸回望,寻脉寄乡愁……”伴随着孩子们朗朗的词声,阜宁县新沟镇迎来了一场特殊的研学之旅。近日,阜宁县民政局联合盐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组织当地儿童走进红色地标与现代农业基地,在陈阿金故里感悟初心,在育苗车间触摸科技,让红色基因与农耕智慧在少年心中同频共振。

  红色地标寻根:在地名中聆听英雄回响

  研学首站,孩子们来到革命烈士陈阿金的故里——新南村。孩子们凝视着红色地标,“英雄”二字变得具体而厚重。在红色地标间,孩子们读懂了地名里的牺牲与坚守——正是无数先烈的“舍”,换来了今日的“得”。

  智慧农耕探秘:在种苗间感受科技力量

  走进金沃源育苗基地,遮阳网自动调节、雾化喷灌精准补水、全自动嫁接机器人、智能环控……温室大棚里的景象让孩子们尤为惊叹。他们穿梭在绿油油的苗床间,感受现代农业的蓬勃。

  “栽种希望”环节中,技术人员分发辣椒幼苗和花盆。“填土要轻压,让根须与土壤亲密接触。”10岁的小涵小心翼翼操作,仿佛呵护珍宝。农艺师笑道:“这苗像你们的梦想,用心浇灌就能结果。”孩子们捧着幼苗,眼中满是期待。

  走进中江种业百亩稻田,泥土芬芳扑面而来,田间智能监测设备让大家称奇,“它们能‘对话’土壤,指导浇水施肥。”科技兴农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芽。

  趣味互动赋能:让知识在体验中生根

  研学的互动环节让成长充满欢声笑语。“种子实验室”里,孩子们用绿豆、红豆、玉米拼贴“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的故事随创作流淌心间;“农技小闯关” 中,“种苗配对”“食材溯源”等游戏让农业知识鲜活起来,当孩子们将阜宁大糕与稻谷种子成功连线时,现场掌声雷动。

  “育苗制种新科技,亲手试栽柔。现代农业,振兴乡土,年少志方遒。”这场研学让红色基因与农耕智慧在少年心中交织生长。阜宁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阜小宁・童守护”品牌,让更多孩子在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在科技体验中开阔眼界。(陈震宇 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