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影响,江阴市气象台于7月30日4时42分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面对来势汹汹的暴雨,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强化部署,科学调度,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

  30日上午5点,市城运中心指挥大厅内灯火通明,江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各主要成员单位开展联合调度指挥,工作人员24小时紧盯智慧大屏,通过实时显示的水情、工情、雨情情况紧急调度、精心部署。“我们正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强化预报预警工作,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加强统筹调度,提前部署排涝设备,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全体成员正严阵以待,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市水利局副局长程云介绍。

  为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带来的影响,连日来,定波水利枢纽24小时运行,通过全程自动化监控,及时掌握工程运行状况,确保每台机组高效稳定运转,并于本周一率先启动闸泵联动排水。

  30日上午7点,预判到内河水位将出现快速上涨,枢纽即刻启动4台机组投入排涝运行,以每秒120立方米的速度全力向长江排水。截至记者发稿时,江阴内河水位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为城市防汛筑牢了安全屏障。

  与此同时,交通、环卫等部门同步发力,保障城市正常运转。30日上午5点起,380余名环卫工人分工协作,采取“大雨紧急避雨、雨小空隙作业”的模式,对城区路面开展垃圾、树枝、落叶、淤泥等清理作业,确保积水顺利排出。上午8点,记者在虹桥南路与环城南路十字路口看到,交警正冒雨指挥交通,引导车辆有序通行。据悉,从29日晚上开始,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各中队加强值班备勤与路面巡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为保障船舶安全,30日零点起,江阴渡口全线停航。记者在现场看到,所有渡船有序停放在内港池,在待渡车道耐心等待通航。“前期我们已经对渡口码头的各类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加固;对趸船、栈桥、防护栏等重点部位进行了细致排查;对停靠的渡船进行了严格检查,加固缆绳,确保船舶在内港安全系泊。”江阴汽渡渡管中心主任项天翔说。

  此外,江阴S1线各站点严阵以待,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我们已全面检查车站防汛物资,确保性能完好,并加大重点部位的巡查频次,包括防汛出入口、疏散通道、无障碍电梯等关键设施设备。同时加强雨天防滑广播提醒,全力保障乘客出行安全。”S1线江阴外滩站值班站长主佳伊介绍。

  为有效应对台风天气对电网的影响,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提前组织201名运维人员,对线路、杆塔等部位进行细致检查,累计开展巡检342次。同时,公司抽调技术骨干组建26支应急抢修队伍,共计166人,并配备58辆抢修车辆,一旦发生险情即可快速响应、及时处置。此外,公司提前对12台应急发电装备完成检查调试,确保各类抢修物资储备齐全。风雨交加之际,南闸街道龙运村排涝站突发跳闸。抢修人员迅速响应,仅用10分钟便完成抢修复电,保障排涝站顺利开闸排水,现场水位随即下降0.7米。

  为减少台风对蔬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积极部署应对,全力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丰富充裕。“龙运村4个网格员已经全部出动,正在对所有蔬菜大棚进行巡检,督促种植户做好大棚加固工作。”南闸街道龙运村是我市重要蔬菜种植基地,昨天一大早,网格员蒋冠澄等便身披雨衣、脚踩泥泞,穿梭在田间地头,逐一对蔬菜大棚进行细致巡查,用实际行动守护市民“菜篮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