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由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编纂出版的全国首部大运河全域历史图谱《大运河历史图谱》。

  中国大运河,是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使用时间最久的一条运河。大运河穿越2500多年、绵延近3200公里,地跨中国南北八个省级行政区,汇通五大水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代表。

  发布会上,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谢润盛介绍,《大运河历史图谱》(以下简称《图谱》)是全国第一部大运河全域历史图谱。全书以京杭大运河全域为编纂视角,以江浙段为选编重点,从2000多种古代方志、舆地图、政书、兵书等文献中,精心遴选编辑而成,一些资料为历史上首次高清出版。选图精美、文字简洁、装帧讲究,充分凸显历史沧桑感和大运河文化的厚重感,是江苏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成果。

  据悉,江苏省将以此次《图谱》出版为契机,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传承运河文化根脉,挖掘《图谱》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指导推进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街区修复等工作,持续探索大运河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讲好运河故事;其次守护运河生态绿脉,从《图谱》记载的大量珍贵资料中汲取智慧,为现代运河的水系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配置提供启发;最后把握运河经济动脉,用好《图谱》揭示的全域视野和历史联系,强化沿线省市协同合作,进一步促进全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发掘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新亮点,更好地把大运河江苏段打造成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

  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杨中华介绍,202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启动《大运河历史图谱》选编工作,凝聚多方力量从大量地方志、水利志等历史资料中精心遴选反映运河河道、水运工程、沿线风情、河署河务的珍贵历史舆图,经合理选用、高清扫描、系统编排、查缺补漏,严谨校勘等流程完成编撰,最终形成1函4册及首1卷、末1卷的图卷。全书分设古运河图、京杭大运河全图、京津冀运河图、山东运河图、苏北运河图、淮扬运河图、江南运河图、浙东运河图、河署河务图9个部分。古运河图再现隋代运河原貌,运河总图展现明清运河全景,运河分图由北向南纵览地域风光。图像均清晰标注名称来源,并附相关史实文字,以图为主、卷后述说,全景展现大运河历史风貌与人文底蕴,是首次系统编撰,也是江苏又一古籍资源专题开发成果。

  图谱凝聚古人与今人对大运河的观看视角,实现古今眼光的交汇,不仅具有文献史料价值,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章灿认为该书作为一本视觉文化读本,在图像采集上集腋成裘,图像定制上精益求精,采用线装和经折装相结合的装帧形式,不仅还原了古代传统古籍特有的形式特点,也增加了视觉美感,为古籍整理提供典范。(章婧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