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理论课堂深入研讨……初夏的盐都,一系列全域覆盖、精准施教的党员教育培训班次正如火如荼展开。今年以来,盐城市盐都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和省、市部署要求,以基层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百千万”计划为牵引,系统构建分层分类、全域覆盖的党员教育“大培训”体系,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水韵古邑 高新盐都”建设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织密“一张网”,全域覆盖有广度。盐都区将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工程,区委常委会高位推动,系统擘画“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班次方案”梯次落实路径,将市级“百千万”培训任务细化为清晰的“盐都任务表”。构建起“区级重点调训、镇街主体轮训、村(社区)常态教育”的三级联动培训网络,确保党员教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区级层面,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教育、卫生、财政等多部门力量,精准对接7个不同领域党组织书记和4类骨干党员需求,量身定制进党校培训计划,严把课程、师资、选调、保障各环节。各镇街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组织党员开展全覆盖脱产轮训;村(社区)用好党群服务中心、远程教育站点,结合“统一活动日”“远教学习日”等载体,让党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下好“精准棋”,分类施教有深度。如何让党员教育真正入脑入心?盐都区的答案是:精准滴灌。盐都区严格落实党员教育7项基本任务,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刚性要求学时占比不低于50%。在严把课程审核关的基础上,深挖本地资源禀赋,开发出独具盐都特色的“必修+选修”课程体系。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生态资源、产业优势,精心打造“红绿蓝”三条精品教学路线:“红”线聚焦革命传统教育,“绿”线突出生态文明实践,“蓝”线着眼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并设立了一批实践教学点,大力推广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针对不同党员群体“开小灶”:农村党员侧重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实用技术;城市社区党员强化服务群众、矛盾调解能力;“两新”组织党员则着重发展前沿、惠企政策解读,引导党员在“看、听、思、悟”中深化认识、提升实战能力。

融合“双阵地”,学用转化有力度。线上线下融合赋能,是盐都党员教育提质增效的“加速器”。线上,“云课堂”打破时空限制。该区充分整合“盐城党建”“盐都党员e站”等平台资源,打造云端课件库,按月发布学习“菜单”,精心推送“学习资料包”,常态化组织区镇村三级党员“同上一堂课”,让优质资源和本土特色直达基层末梢。线下,以打造“都先锋”党员教育管理品牌为主线,通过举办“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大赛、“微党课进基层”宣讲,培育“先锋讲师”,创作“先锋主播”系列短视频,极大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此外,盐都区积极搭建学用转化平台:推动机关党员下沉社区参与“双报到双服务”;激励产业一线党员“揭榜挂帅”攻克技术难关;引导农村党员认领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组织社区党员在网格治理、矛盾调解一线担当作为,让学习成效真正体现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中。

拓展“大课堂”,协同赋能有厚度。在深耕党员教育的同时,盐都区注重党员干部培训的协同联动,拓展教育培训的“大课堂”。今年以来,该区已成功举办“盐都组工学苑”系列培训6期,领导干部政治能力与专业能力“双提升”大讲堂8期,并聚焦发展所需,分领域举办了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国企改革、城市经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和青年干部等8个专题培训班。同时,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分级分类开展入党积极分子专题培训、“新农人”素能提升等特色班次,全面提升各领域骨干力量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锻造支撑盐都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蔡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