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吹响了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扛起挑大梁责任的冲锋号角。金坛区委书记陆秋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常州最年轻的新城区,将锚定“四个着力点”,聚焦“六个全力以赴”工作部署,以“改革创新转型年”为抓手,加力决战“十四五”,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坛新实践,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作出更大贡献。

  以常金同城为方向,让转型发展空间更广阔。金坛将着眼“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深层次融入区域发展,全面接轨长三角一体化,靠前服务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更好链接城市群、都市圈优质资源。全方位加速常金同城,在“五个同城”硬联通、“六个同城”软连接上持续用力,力争更多基础设施、功能平台、科创资源布局金坛。精细化提升城市品质,树牢“人民城市”理念,加快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坚持内容为王培育城市经济,促进业态、形态、生态、神态“四态”融合。

  以实体经济为根本,让转型发展基础更牢固。金坛将围绕全市“1028”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百千计划”,巩固“五新产业”领先优势,培强做大新能源地标产业,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赛道,努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上实现新突破。

  以改革开放为牵引,让转型发展动能更强劲。金坛锚定“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持之以恒破阻碍、增活力、提质效。深化改革上,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推进国资国企、开发园区、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改革。对外开放上,提升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等的发展能级,支持骨干企业开辟多元市场,加快塑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营商环境上,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以绿色低碳为路径,让转型发展底色更鲜明。金坛将坚决扛起太湖治理“上游担当”,推动长荡湖水质持续改善。推动深层次绿色转型,深化“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一地一策”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提速推进锂电池全国碳足迹认证、近零碳园区和工厂、新型智能微电网、ESG园区创建等试点。促进高水平价值转化,一体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面融入“跟着苏超游常州”,深入挖掘茅山、三星村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文商体旅新业态,激发消费活力。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让转型发展成果更厚实。金坛将着眼实现更高水平“民生七有”,积极创造条件“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扎实推进国家农高区创建,率先探索以大农场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苏南模式”。广泛弘扬华罗庚精神,加快建设三星村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一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善提升基层治理“儒林实践”,强化各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让转型发展支撑更有力。金坛将善始善终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锻造过硬队伍,进一步形成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将更多精力用在干事业、创实绩、促发展上。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着力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陆秋明表示,金坛将立足上半年顺利实现“双过半”的新起点,全面激发“勇挑大梁、多作贡献”的精气神,坚持“高速度”与“高质量”并重,加力决战“十四五”,提速冲刺“一千五”(注:金坛区2025年度GDP力争达1500亿元),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贡献更高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