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新就业群体常态化关爱服务,泰州市海陵区城北街道扎实推进新就业群体基层服务站点建设,通过标准化打造、精细化服务、多元化赋能,将分散的“服务末梢”升级为高效的“治理前哨”。

  规范建设强根基,延伸服务“新”触角。制发调研问卷32份,针对户外驿站建设需求开展近距离、沉浸式调研,摸清楚新就业群体在哪里、要什么。根据商圈分布、新就业群体数量、工作区域等情况,对站点合理布局,依托商圈、街区建设户外延展式服务站点2处,依托街道和社区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融合式基层服务站点13处,确保站点空间独立、进出便利。深化拓展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街道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内部装饰,统一设置亲“新”驿站logo,摆放“两本一箱”,确保站点美观大方。突出专管和自管相结合,明确人员负责日常运营维护,确保每个站点都有人管、有人理。

  赋能增效优功能,激发基层“新”活力。围绕新就业群体“停车难、休息难、吃饭难、进门难”等急难愁盼问题,优化站点服务内容,把关爱凝聚做深做细。坚持“共建共享”理念,为外卖配送员提供热餐饮水、学习交流、休憩避雨、充电上网、常用药品等便捷服务。以延展式服务站点为中心,创新“一核四翼”服务网络,绘制覆盖周边商户的《暖新服务热力图》。成立“商居联盟”,将理发店、餐饮店等爱心商户纳入“暖新YI家”服务范围,通过“服务进站+专属折扣”的形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定向优惠服务,赠送“冬季茶饮”“清凉绿豆汤”等物资310份。联动交警、人社、城管、卫健等职能部门资源,推动交通安全、法律服务、公益暑托、健康关爱等服务进站点,提升站点功能保障。

  真情服务暖人心,凝聚发展“新”力量。依托新就业群体基层服务站点,组织开展“红色先锋便民服务集市”“夏日送清凉,暖‘流’伴‘新’行”“社保政策进商圈,‘新’声倾听面对面”等活动23场,为新就业群体送去关怀。用好“新”心议事会等载体,组织新就业群体在站点围坐畅谈,提出优化配送路线、完善驿站服务等提出建议10余条。以大浦社区为试点,推出“双积分双激励”治理模式,鼓励新就业群体凭志愿服务“爱心分”享受商圈礼遇,兑换生活用品或清凉礼包,累计发放1200积分,提供亲子手工、公益理发等8类福利。“我们既是社区‘活地图’,又是治理‘轻骑兵’。每天多送10份安全知识就多挣5个积分。”美团骑手裴万顺展示着贴有反诈贴纸的配送箱说道。(王晨晨 李诗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