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各地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坚持“当下改” 做好“长久立”
“对于我们的‘安静期’制度,你们还有什么建议吗?”
“感受很好,安静期内不检查,安静期外也是多部门一起检查,现在迎检负担明显减轻了,我们一心一意搞生产、抓发展。”7月15日,面对入企帮办人员的询问,江苏金厨娘食品有限公司客服经理苗琼洁笑着答道。
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减轻企业负担,宿迁市泗阳县建立“企业安静期”制度,整合多个涉企执法部门力量,对信用等级为“优”的企业,原则上每月20日前不入企检查。同时,运用“无感监管”,进一步畅通企业投诉举报渠道,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机制着力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各地牢牢把握“当下改”与“长久立”的辩证统一,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新气象、获得真实惠。
“以前到了晚上就没什么歇脚的地方,这种全天不打烊的服务驿站,对我们来说非常实用。”7月13日晚,一位刚完成配送的外卖小哥在如东县城中街道“幸福北院”24小时服务驿站内享受着片刻清凉。针对部分服务驿站开放时间与新就业群体作息不匹配的问题,南通市如东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社工部、县总工会,对首批11家服务驿站实施提档升级,实现全天候开放,有效解决了原有固定时段服务“想歇时关着、有空时等着”的矛盾。
“过去我们常习惯于在会议室听意见,这次带着‘放大镜’上街开展‘扫街’式调研后,发现‘潮汐作业、错峰休息’才是新就业群体的真实需求。”如东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坦言。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如东县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走得勤、找得准、办得好”工作机制。该机制明确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安排一天作为“基层服务日”,下沉一线开展“走基层、访群众、进企业”调研,精准摸排群众急难愁盼、企业发展瓶颈、项目推进障碍等问题。针对走访收集的问题,配套建立“周跟踪、月调度、季点评”闭环管理体系,倒逼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实效。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收集并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4300余条,解决率超过95%,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学习教育成果惠及群众与企业。
“真没想到,在便民中心登记后仅一周,系统就帮我匹配到新工作!”近日,接到无锡大都羽科技有限公司的录用通知,家住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的戴女士惊喜不已。戴女士是一名就业困难人员,前不久,她在厚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登记失业,相关信息通过锡山区数据局开发的“失业再就业帮扶”锡山“特色一件事”模块,被推送至街道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数据奔跑之间,一桩求职烦心事得到精准破解。
学习教育开展中,锡山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问题“收集、研判、反馈”闭环机制,实现群众诉求即时提交、快速响应、有效解决,靶向破解办事难点堵点,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事实效,让作风建设成效更加可感可及。
学习教育成效如何,关键要看问题整改的深度和力度。各地注重从突出问题入手,推动从“解剖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
“仅需提交信用承诺书即可替代几十万元投标保证金,大大减轻了我们企业方的负担。”参与特种材料等温锻造生产线建设项目(镇江部分)工程总承包标段投标的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江苏镇江经开区招投标领域服务举措赞不绝口。
镇江经开区聚焦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痛点,推出投标保证金“缴、减、退”系列服务举措,有效破解传统现金保证金“资金占用高、周转效率低、退付周期长”等难题。同时,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建成“经心办”重大项目服务专区,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全过程,排定节点事项112件,通过容缺预审、帮办代办等举措,推进“一企一策”和“集成办”,实现企业、项目方“只进一门”,办成所有事。今年以来,专题上门服务115次,协调解决矛盾问题62件,实现了项目落地“加速度”和服务效能双提升。
“多亏多部门协同出力,帮我们争取了宝贵时间!”看着影城顺利开门营业,徐州经纶影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终于松了口气。原来,在前期施工中,企业遇到了特殊建设工程消防的验收难题,关键时候,是徐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牵头打造的“作风会客厅”平台高效协调市住建局、市资规局等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联合办公,逐项协助企业完成全部消防验收核准事项,为影城顺利运营打通关键一环。
“我们把解决问题作为第一要务,构建全链条诉求解决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确保干一事、成一事。”徐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学习教育中,徐州市紧扣作风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一体推进,深化提升“作风会客厅”机制,明确对群众和企业的一般性诉求事项运用“首问办、提级办、协同办”机制协调解决,实打实淬炼党员干部“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的能力作风。今年3月以来,组织企业和群众诉求会商会办会议12次,交办督办事项23个,解决问题20余个,让企业和群众更舒心、更满意。(林元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