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法院聚焦主责主业,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立案、审判、调解、执行等各环节精准发力,以优质司法服务助力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耕审判业务,锻造专业队伍。着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高、调研能力强的专业队伍。总结裁判方法,着力培养复合型商事审判人才,提升应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执法办案效果的重要标准,牢牢把握“公正”这个根本要求,积极回应“效率”这一人民期盼,在统筹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中全面提升审判质量。
二是立足司法职能,提高审判质效。公正高效审结商事案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在某公司合同纠纷案件中,有序引导双方一并解决3000余万元债权债务纠纷与法定代表人涤除更换纠纷,彻底化解双方缠诉多年矛盾。全面保护股东知情权、股东身份权、股东利润分配权等股东权利,审结股东权益纠纷案件。落实司法保障“企业敢干”18项措施,在江阴市企业家协会设立“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实践基地”,走访企业,因企而异优化司法供给。
三是打造亮点品牌,优化营商环境。树立案例意识、精品意识,在精心办理企业集团、房地产企业等重大案件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审判经验,深入培育典型案例。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针对类个人破产、预重整、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等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注重特色亮点和创新举措的总结、交流和推广。加大审判工作宣传力度,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及时公布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的制度和举措,发布商事审判、破产审判等典型案例,提升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叶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