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法院立足群众需求与审判实践,创新推出“先行调解+要素审判+数字赋能”三项举措,构建道交纠纷化解新格局。通过强化多元治理、优化审理模式、深化智慧服务,实现案件办理提速增效、群众诉累显著减轻、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
一是深化诉调融合,推动纠纷化解“源头减量”。道交庭以先行调解为核心,建立“鉴定+调解+分流”全链条解纷机制。推行“诉前鉴定+调解联动”,在事故初期即引导当事人协商选定鉴定机构,明确责任与损失,依托鉴定结果促成调解;调解不成的,鉴定意见可直接用于后续诉讼,避免重复鉴定。完善案件分流机制,根据案情与当事人意愿,实现简案快调、繁案精审。强化与保险机构协作,通过法治宣传规范理赔标准,推动保险调解与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减少因理赔分歧引发的诉讼增量。
二是优化要素审判,实现案件审理“精准提速”。针对道交案件特点,道交庭创新要素式审判模式,提炼10余项核心事实与法律要素,形成标准化类案要素表。立案阶段即引导当事人填写要素表,固定无争议事实,精准锁定争议焦点;庭前由法官助理组织证据交换,针对性释明法律问题,为庭审高效推进奠定基础。庭审中,法官围绕争议要素集中审理,简化举证质证流程,案件平均庭审时长缩短30%。同时,推行“纠纷一次性化解”,将同一事故引发的侵权、保险等关联案件归并审理,联动医保、救助基金等部门同步解决追偿问题,减少当事人重复诉讼,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5%以上。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打造诉讼服务“云端枫景”。依托智慧法院建设,道交庭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推行“零跑腿”立案,开通全国“跨域立案”专窗与律师服务平台绿色通道,材料齐全案件1日内完成审批。创新“云端诉讼”模式,利用江苏微解纷、道交一体化平台开展微信质证、在线调解,法官通过线上渠道实时答疑并督促履行。上线“司法鉴定互联网摇号”功能,当事人通过小程序远程参与摇号并电子签名确认,实现鉴定流程透明便捷。(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