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天气,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传播速度加快,极易引起疫病的暴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决不能怠慢。”持续高温与多雨交替的天气,让刚获评江苏省道德模范的徐洪庆坐立不安。为了杀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徐洪庆和志愿者们冒着高温酷暑,对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130多个洗消场点开展了夏季“三灭四消”集中行动,先后发放消毒药0.42余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6000余只,防护服500余件,洗消面积约47.44万平方米,灭害面积约13.56万平方米。

  怀着对畜牧兽医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徐洪庆一家祖孙三代接力,在基层一线从事动物疫病防治、检疫监管、技术推广等工作。6月25日,“美德之光”第九届江苏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南京举行,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农业发展办公室干部徐洪庆荣获第九届江苏省道德模范。

  把根扎在基层,40年三代兽医传承的执守。1984年,徐洪庆的父亲从兽医岗位上退休,他把“脏、累、苦”的兽医行当交到了儿子的手上,这一接就是40余年。徐洪庆不满足从师傅那里学来的土学问,接班后就踏上了专业进修之路,他克服兽医诊疗随叫随到的实际困难,花了9年的时间取得大学本科文凭。专业素养的提升让徐洪庆明白,兽医除了阉猪治病,还可以施展更多拳脚。他开始着眼于畜牧业专项研究,先后获得“水禽集约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等3个省级成果,在国家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2019年,徐洪庆被评为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祖辈父辈的执守,深深影响了孙辈徐梦泽,她大学直接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也坚持留在了畜牧兽医部门。

  把心系于事业,十七年抢救国家级保护畜种的执念。一个国家级保护畜种的命运,竟与一个乡镇兽医联系在一起。17年来,徐洪庆一直在抢救和保护国家级保护畜种——金坛米猪的路上艰难地跋涉着。20多年前,受市场冲击,金坛米猪濒临绝种。徐洪庆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寻遍乡野辗转数百家农户后,终于找到了原种米猪。为了保住种群,他亲自指导永康农牧保育金坛米猪,开发种猪繁育基地。金坛米猪先后入选省级、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2014年,永康农牧成为全国首家国家级米猪遗传资源保种场。2022年,徐洪庆主动对接保险公司,探索开辟特种猪全生长周期养殖保险险种,彻底解决了米猪保育的后顾之忧,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循环养殖的美好梦想照进了现实。

  把情融入服务,示范全省撬动9亿产业的执着。为促进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2011年,徐洪庆主持“常州市朱林现代畜牧产业园区”规划编制。他将园区科学划分为适养区、禁养区、限养区的创新做法在全省独树一帜。他铆足力量投入到园区建设中,咀头村80后大学生车炜俊返乡创业,徐洪庆不仅为他争取到50万元青年创业基金,还帮他争取到15万元项目扶持资金。车炜俊成立畜牧养殖公司,开启了新型养殖模式,公司年出栏最高可达2400头,年净利润130万元。在徐洪庆创业指导和公益帮扶下,100多户农户培育成养殖大户,30多位青年创业者走向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作为苏南唯一的畜牧产业园,朱林现代畜牧产业园区已拥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朱林镇畜牧业实现年产值超9亿元,农民增收达9500多万元,成为当地畜禽产业“半壁江山”,产业兴旺、农民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周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