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5.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6亿元、增长1.8%,其中税收增长3.3%,税收占比84.8%;

  新能源领域规上工业企业开票销售超4700亿元、增长9.4%,整车产量39.1万辆、增长42.3%;

  ……

  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既是今年“期中”的全面总结与部署,更是站在“十四五”收官冲刺关键节点,锚定为经济大省挑大梁作出更大贡献吹响的冲锋号角。一组组翔实数据彰显发展成效,凝聚着全市上下团结奋进、务实拼搏的汗水。

  抓项目扛担当

  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着力稳市场、稳预期、强信心、增干劲,坚定不移抓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常州作为经济大市、制造强市,持续推进重大项目、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释放更多发展动能的关键所在。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入库市重大项目135个,其中总投资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27个;省重大新建项目开工27个,开工率93.1%。通过上线运行亿元项目管理库系统,建立“招推服”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造“常享优服”服务品牌,举办微电网、人工智能+等“百场千企”产业链对接活动,常州不断以项目之进撑起发展之稳。

  强信心增干劲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常州民营经济发达,民营经营主体贡献全市超六成的经济总量、超八成的税收和超九成的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常州市先后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外资外贸等系列座谈会,落细落实国家、省稳外贸稳就业、助企纾困等各项政策举措,进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阶段性减税降费41.21亿元,有效激发了民营经营主体活力。

  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常州市全力推进《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重点围绕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突出数字赋能、绿色服务进行制度设计。条例明确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惠企政策“非申即享”“直达快享”机制,打造优质便捷的政务环境、智慧协同的数字环境和高效利用的绿色发展环境,传递了坚决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的鲜明信号。

  以开放促发展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今年以来,常州顶住外部冲击,千方百计稳定外资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保持较强韧性。

  今年上半年,常州市预计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3%。1-5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73.2亿元,同比增长13.7%,增幅全省第二、苏南第一;新增境外投资项目71个,同比增长65.12%,中方协议投资额5.1亿美元,同比增长161.16%。常州市还在沙特、阿联酋、坦桑尼亚等地设立海外商务中心和交流中心,服务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推动沙特大型集团到常设立亚太区采购办公室,预计年采购额超10亿元。

  提消费扩内需

  今年夏天,巨大的流量一浪高过一浪地涌向常州。“苏超”赛场上,常州球员挥洒汗水、奋勇拼搏,以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点燃全城激情;赛场外,文旅市场同步释放活力,展现常州大气包容、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有效激活消费潜力。

  依托“苏超”等体育赛事及演唱会的强大带动作用,常州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实现重点景区营收增长9.6%,并蝉联全国音乐节票房三连冠。

  探索“赛事经济”,常州妙招频出:针对扬州游客推出免景区门票政策,端午期间接待扬州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激增;面向南京游客推出“56789”超值礼包,比赛当天各大景区预订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倍,酒店预订人次同比增长三成以上,“常宁之战”周末两天常州客流和营收增长率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常州市加速推进东方侏罗纪城堡酒店、天目湖动物王国等重点项目,打造高品质景区与休闲度假区,推动“网红”真正实现“长红”。

  政策加力与领域扩容双轮驱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正成为撬动内需的重要杠杆。上半年,市商务部门深入开展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超75亿元。同时,紧抓时令节庆契机,举办“龙城嗨购”促消费活动近500场,依托“苏超”主客场比赛契机精心组织“苏超常州嗨购季”活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吸引lululemon、茶颜悦色、盒马NB等50余家品牌首店落户。完成38个县域商业项目改建,总投资额创历史新高。“新北通江夜未央”等4个商圈入选全省“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