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首站比赛在江阴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80支优秀参赛队伍,怀揣着对科技创新的无限热忱与激情,齐聚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共同开启这场科技盛宴。
作为国内技术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机器人赛事,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2024年、2025年,该赛事连续三年落户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而南理工江阴校区也成为大赛开赛以来首个连续三届举办赛事的地点。
为何这项全国顶级赛事会连续三年青睐江阴?答案离不开“科创江阴”的强大吸引力。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实现逆势突围、变道超越的关键所在。通过科创赋能发展,江阴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连续落地,正是“科创江阴”建设中校地协同、产研融合的生动注脚。
与此同时,作为赛事举办地,江阴充分发挥自身地域与产业优势,为大赛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赛事成果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这不仅助力了科技创新,更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了强大的科创力量,实现了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利共赢,为“科创江阴”注入了澎湃动能。
从2023年到2025年,连续三届大赛在江阴的深耕,不仅让“江尾海头”的地理坐标与科技创新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更书写了一段校地共生、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作为“国防七子”之一的南京理工大学,在国防科技领域积淀深厚、实力强劲,其在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卓越成就,为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成功举办筑牢了学术根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学校先进的科研设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以及浓厚的科研氛围形成了全方位的优势资源,有力确保了赛事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正性,为赛事的顺利举行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机械臂”第三次在江阴的赛场上精准挥舞时,这座制造业强市与机器人的缘分,再次被镌刻上新的注脚。
而这一切的源头,始终绕不开一个名字——“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这位从江阴走出的科学家,用毕生心血为中国机器人事业奠基,如今,他的故乡正以一场场机器人赛事,延续着他播下的科技火种,这既是对蒋新松精神的深刻传承,更是“科创江阴”的生动写照。
对江阴而言,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不仅仅是一项赛事,更是一个汇聚智慧、连接产研、孕育未来的平台。江阴正以这场赛事为契机,持续书写科技创新的新篇章,让薪火相传的科技基因,在长江之畔奔腾不息。(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