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物仓跨层级唤醒“国有闲置资产”
全省2000多个机关5个月省下1100万元财政资金
前不久,省级机关一单位4台价值约60万元的闲置机房精密空调,进入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被急需这批设备的淮安市行政中心通过公物仓平台一键申请接手。如今江苏2000多个党政机关,依托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系统,实现闲置资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高效流转、互通有无,如同行政事业单位的“闲鱼”平台。
缺什么先看公物仓有没有
作为省级机关4个集中仓之一,南京市东方城1号初阳园公物仓由省级机关和南京市、区三级共建,资产只分类、不分区,通过统一线上平台实现数据一网汇聚、业务“一网通办”。这类公物仓多由闲置办公用房改造而成,收储各单位闲置、超配或低效运转的资产,并进行统一调配。即便资产已到折旧年限、残值为零,经清洁维护后仍具备收储价值甚至被调剂利用。
“建公物仓的目的,就是发挥资产最大的使用价值。”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资产管理处副处长顾松阳说,“不少替换下来的办公设备,清洁、除尘、除胶后和新的差不多,捐赠到有需要的单位,很受欢迎。”
“缺什么先看看公物仓有没有”已成不少单位习惯。省政府办公厅从公物仓下单申领一台电视,第二天就送到装上了。“调剂手续比打报告层层审批采购新品更便捷、更节约,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公物仓也很好满足了我们的需求,降低了行政支出。”省政府办公厅行政处三级调研员滕云说。
制度上也有硬性约束,《江苏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资产配置需求优先调剂,今年前5个月,公物仓已调剂477批次、3155件资产,节省财政资金1100余万元。
无法内部调剂的资产,通过公开拍卖流转。部分老旧资产拍卖成交价超评估价,收益直接缴入财政账户,全流程公开透明,有效避免了廉政风险;不适宜拍卖的物品(如书籍),则通过慈善捐赠进入学校等单位。南京市秦淮区的实体公物仓利用光伏设施基本实现零碳运行,“18块组件能够供仓储必需的空调运行和管理人员办公所需,并网收益已达5000多元,让‘变废为宝’更添绿色底色。”秦淮区机关事务中心主任童建平说。
在南京市高云岭路,一处仅200多平方米的老建筑也被见缝插针改造为公物仓,存放着办公家具、电脑、书籍、空调、冰柜等资产。工作人员邱旖告诉记者:“这间办公室里的桌椅、空调、电脑、投影仪等都是从各单位收储来的。”
“一张网”让“吃灰”资产动起来
6月16日,苏州市科协“上新”铁皮文件柜、办公桌边桌各2个;
6月17日,省检察院申请3台1.5匹空调……
这些供需信息,正在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线上平台流动处理。平台现有3万余件(套)资产,涵盖办公设备、房屋、车辆、仪器仪表、卫星导航设备等数十个种类。各单位能通过平台很方便地匹配需求,灵活调剂、借用或租用。
公物仓的理念,江苏2013年就提出并实践。从省级机关公物仓起步,如今江苏已实现省市区三级联动,并上探至国家有关部门、下探至乡镇。去年,生态环境部驻宁单位一台使用不多、价值400万元的环境监测车和相关检测仪器,就通过平台调剂给了省生态环境厅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在常州,公物仓平台进一步延伸至国企、垂管单位和村(社区),累计调拨资产724批次、6404件(套),节约财政资金1.03亿元。“利用公物仓跨区域、跨层级特性,我们做到大宗资产在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不同层级,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不同类别单位之间的纵向及横向的借用和调剂。”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凌洁介绍。
“公物仓不是存储的东西越多越好。”顾松阳说,“要让‘吃灰’资产高效流动起来。”
最近,省级机关工委新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公物仓及时调剂了一批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办公桌、文件柜,并送货上门、调试安装,保证了专班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秦淮灯会等节庆活动中,公物仓也为每年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助力。
公物仓平台用户多了,信息量大了,统筹也越来越高效。6月13日,省社科院刚在公物仓平台“上架”一批书架,省新闻出版学校就在平台上申请调剂,申请成功后,公物仓的统一物流上门从社科院直接运至学校并安装完毕。“有的巡视组巡视完成,下一家即将进驻,我们直接点到点运输,不需仓库中转。”省级机关资产管理中心科长刘家强说,通过平台统筹各单位分散仓,有效减少中间环节、物流损耗,也向有关单位传导了厉行节约的理念。
除了帮忙送,平台还提供统一维保。以家具集中维修服务为例,省级机关资产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明强介绍,招标集采维修,量大价优、管理规范、工种众多、质量稳定,一次能修不少家,解决了各单位找人难、维修费超过物品残值等问题。
“家具使用年限比较长,出问题概率高。以前皮面坏了、凳腿断了,很难维修,只能报废,现在上门维修统一付款,修得和新的一样好用。”滕云说,旧家具更环保,受到了同事们普遍欢迎。“我们也希望用优质服务来促使更多单位使用公物仓。”李明强表示。
循环使用不止于实物
公物仓盘活的不仅是实物。省商务厅与南京市秦淮区洪武路街道合作,共同盘活火瓦巷25号闲置房产。“这处房产是危房,省商务厅难以拨出资金维修,修完也用不上。街道出资改造出新后,社区服务中心有了空间,部分还能用作商业,这样的盘活实现了双赢。”参与协调的李明强表示,通过以零换整、整体移交、出租出售、调剂利用等方式,公物仓已盘活了大量各级房产。
通过公物仓,常州的机关办公用房能更精准“按需分配”。该市档案馆搬迁后,闲置的库房和密集架被改造再利用,通过平台发布需求,释放80余间库房。此外,大量闲置用房被调剂为社区活动室、老年食堂,有效缓解基层用房压力。
共享资产服务更拓宽了循环使用边界。年初会议季,150台平板电脑循环出借;一批平板去年采购花了不到20万元,各单位循环使用,常常是上个会没开完,下个单位已在等着借了。
循环使用的还可以是虚拟资产。1万元采购的会议软件会员账号1年使用权,能支撑500个终端同时在线,避免单位分散购买。除了保密会议,各单位纷纷借用账号,利用率很高。
还有哪些“公物”能共享?顾松阳说:“公物仓平台已设计了模块,未来事业单位的大型仪器设备可以共享使用权、提高利用率,我们将不断推动把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都纳入进来。接下来,或许可探索共享办公室,实现拎包入驻;服务也要改进,上门修、返厂修,还可以更加市场化,比如提供代用品……”(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