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江学院组织“稚趣造梦,绘梦童行队”赴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马家店社区开展202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安排了趣味手工、主题绘画、废材改造、社区墙绘四个方面的服务内容,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基层服务和知识传递等方式,积极推动社区美育发展。

  奇思妙想建家园:用黏土捏房子

  “同学们梦想中的家是什么样子?或许是王子公主住的城堡,或许是种满鲜花的田间小院?”志愿者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自己喜欢的家,并用黏土捏出来。

  指尖生花写童话:用画笔在风车上涂鸦

  “大家看这片叶子的脉络,像不像地图上的河流?”在“奇妙大自然”主题绘画活动中,孩子们激烈讨论“最喜欢大自然的什么”,随后将喜爱的蚂蚁、花朵、云彩等自然元素画在风车上,活动室里飘起了五彩“小风车”。

  能工巧匠变魔法:外卖袋子搭成爱心小屋

  为了将美育与环保理念融入社区实践,志愿者们利用收集的外卖袋作为主要材料,根据设计的房屋结构将外卖袋剪出墙体、屋顶等部件,再以筷子作为支撑骨架,用热熔胶固定拼接,逐步搭成爱心小屋。

  手执画笔微改造:社区墙绘焕新

  志愿者们围绕温馨社区的主题,在社区墙面绘制了花草绿植等自然元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绿意盎然的画面,让原本单调的墙面焕发生机。

  据介绍,该社会实践团队学生均为艺术生,青年志愿者们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实现了暑托班儿童的美育启蒙及情感关怀,同时改善社区的人文、自然环境。

  本次实践活动以艺术为载体,通过绘画、手工、改造等多元形式,成功将美育融入社区生活。激发了社区儿童的创造力与环保意识,将高校艺术资源转化为社区美育的实际力量;通过美化社区环境的具体行动,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空间的品质,更探索了艺术服务基层、连接青年与社区、赋能社区发展的创新路径,体现了美育的社会价值。(郑雪清 李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