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来自河海大学的八名优秀留学生代表组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长江绿行者”留学生践行团,在常州国家高新区的老桃花港江边枢纽郑重宣誓:同护江河、共守地球!

  近年来,河海大学积极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加强中外科技与文化交流,每年都有几十个国家的数百名留学生来到河海大学学习。

  今年暑假,为了让留学生们深入了解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保护政策及技术措施,河海大学专门组织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留学生代表开展了以“行走长江,守护碧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高温酷暑挡不住留学生们认识长江、认识中国、认识常州的热情。

  在长江大保护禁捕指挥中心,留学生们观摩了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无不对“全覆盖”“全天候”“全时段”长江流域禁捕退捕监控和快速响应机制由衷赞叹。

  在常泰长江大桥建设现场,当得知该大桥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留学生们深深被中国力量、中国智慧所震撼。

  在长江岸边灼热的江风里,不同肤色的留学生们捡拾清理沿岸塑料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长江的清澈与美丽。“生态保护无国界”不再是一句口号。

  7月10日上午,留学生践行团的成员们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开展了 “绿水青山话长江”双语文化沙龙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交流了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在长江禁捕退捕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共同签署了《“长江绿行者”’减塑节水环保承诺书 》。

  沙龙活动还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刻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杨兆群老师,在他的指导下,大家进行了以长江为题材的刻纸作品创作。

  刀笔生花处、长江心上纹。留学生胡丹阳(中文名)说:“水是生命之源,长江就如同母亲一样滋养着这里的人们。守护碧水、人人有责!”(陈婕)